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36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5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钢  武蕴斌  孙路倩 《发展》2005,(12):32-33
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普遍都把建筑节能列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境界,他们认识到建筑节能不仅可节省能源、节约开支、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和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BLUE 《东方企业家》2007,(3):19-19
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法国巴黎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说“气候系统正在变暖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而人类活动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性高达99%。世界似乎终于在温室效应是否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来自40个国家的600多位作者用了6年时间才完成这份长达数百页的报告。620多位审稿人对其进行了仔细检查;来自113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用了一周的时间仔细斟酌21页的“政策制定者摘要”的措辞。  相似文献   
4.
现在,人们比过去更加关注温室效应对地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很多人担心地球将会变得越来越热。但是,最近美国的几位科学家在观察了地球亮度的变化后却发现,地球在今后一段时期会变得更亮,从而产生冷却效应,抵消温室效应带来的升温。  相似文献   
5.
中国3G标准(TD—SCDMA)必须在与其它电信标准实际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和认可,才能实现在中国乃至全球3G市场的成功,而不是流于一个“政府制造”的“温室里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傅剑  虞晓芬 《经济论坛》2007,(23):62-63,68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能源过度消耗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资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0%,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35%,造成了全球约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效应和50%的水污染.因此,推广建筑节能对于缓和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化工科技市场》2010,(6):53-53
二氧化碳被许多人认为是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一种有害的废气。然而一些业内专家建议,应引导人们改变传统观念,积极扶持发展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碳基肥料,达到发展低碳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环境成本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对于环境成本的研究基本经历了起步、发展探索和繁荣三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成本的界定和分类、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环境成本信息化披露、环境成本管理等方面。已有的关于环境成本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环境成本分摊机制、环境成本预测、环境成本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Fujitsu(富士通)集团与日本通运株式会社共同提案的二氧化碳减排项目,近日作为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0)首次公开征集的“2011年地球温室效应对策技术普及推进事业”获得采纳。该项调查将有利于掌握在海外推广日本先进低碳技术产品所能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十分关注,因为它不仅关乎本国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积极利用发展绿色经济这一机遇,改变经济结构.发达国家时天气候变暖的历史责任巨大,应该由他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支持资金和技术转移来实现他们的历史义务和现实义务,而不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成本,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征碳税应该是较好的应对方式,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