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在对陕西渭河热电厂建设施工期对水、大气、声、固体废弃物、土地、植被等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污水、垃圾、声音、植被环境等影响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未来电厂的改造工程提供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1,(24):20-20
从陕西省政府获悉,为加大保护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力度,陕西省将在2012年至2014年间投资80亿元用于渭河治污,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渭河水质基本变清。  相似文献   
3.
2003年秋,陕西渭河下游地区发生了特大洪灾.洪灾给渭河下游流域人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对陕西的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渭河洪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自然的原因,但也有人为的原因;有偶发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为了防患于未然,彻底根治渭河下游洪灾发生的隐患,建议尽快优先启动并实施渭河综合治理规划;重新审视评估三门峡水库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三门峡水库的蓄水位,减轻库上游地区的防汛压力;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落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减少渭河的泥沙量;加大对南山支流的治理,按"上栏""中护""下疏"的思路,对14条南山支流进行防洪保安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化工管理》2009,(1):96-96
<正>奖项及作品名作者单位工业类金奖火红的年代邵雅杰天津化工厂工业类银奖工厂美容师李建明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色彩的语言邓忠广西桂林橡胶机械厂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日出台的《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国家和陕西将投资133亿元治理渭河,到2012年基本解决渭河黑臭问题,显著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使渭河沿线成为三秦大地的绿色长廊。  相似文献   
6.
艾荔丰 《魅力中国》2011,(8):262-262
人们常说渭河是关中平原的母亲河,这话着实不错。她更是咸阳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渭河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咸阳人,而且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城市文明。无论是先秦的山水俱阳,还是秦代的渭水贯都;无论是汉唐的渭河三桥,亦或是明清的咸阳古渡,渭河始终与咸阳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渭河下游临渭区开展砂石资源贮量分析的目的、意义与工作方法,通过勘探初步查明了临渭区河段空间分布、静贮量,对砂石质量进行了评价,成果表明临渭区河段砂石资源进埋深介于2.9~ 10.6m、可用砂层平均厚度为13.06m,静态贮量为6812万m3,主槽中的中粗砂可以作为3区建筑用砂,筛选后有可能达到2区用沙;并提出在实际采砂管理中应进一步加强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渭河为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自西向东经甘肃省的渭源、陇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地后于宝鸡凤阁岭流入陕西省,横贯关中平原,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市后于潼关注入黄河.随着渭河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量持续增加,国民经济用水的大量增加,已严重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河道水量减少,甚至局部河段断流,造成下游河道淤积加重、地下水超采、水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开发治理中还存在重开源、轻节流和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导致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游之间用水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供需失衡.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重要的节点城市和我省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安具有无足轻重的作用。在20世纪末,渭河下游的河道发生萎缩的现象,是由于河道的淤积越来越多,河道的宽度也越来越变窄,主槽所承受的过水量也越来越减少。西安地处渭河下游黄、渭、洛三河的水流流入三门峡库区,因为长年尚无规范的治理措施,盲目开发建设,利用率较低,再加上水体污染、泥沙淤积,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威胁到了人类,使西安市成为陕西省的防汛重点区域,制约了渭河沿岸产业带的聚集和发展,应从渭河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具体规划、项目落实等方面深入解读一此惠民工程、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2010,(1):100-101
1980年以前,渭河水质尚好,受污染较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人口迅速膨胀,渭河污染急速加剧。上世纪90年代之后,渭河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被老百姓称为“关中下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