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翟勇 《江南论坛》2009,(3):59-61
明代中后期江南士人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士人心态、士人生活、士人交往等方面,成绩斐然。然略感不足的是,现有成果着眼点过于集中。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着眼于弘治、正德年间的苏州士人群体,并且对这一群体又多集中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等人;二是,多着墨于万历、天启年间的性灵派,并且对这一群体又多聚焦于公安三袁、李贽、汤显祖、徐渭等人,  相似文献   
2.
《秘书工作》2011,(11):1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又号支指生、枝指生、枝山等,苏州人。擅诗文书法,才气横溢,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号称"吴中四才子"。书法造诣尤深,兼擅诸体,融会贯通,蜚声艺坛,是"吴门书派"的杰出代表,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合称"吴中四家"。  相似文献   
3.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以书画名重当时。绘画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为吴门画派中坚。书法与祝允明齐名。仕途很不顺利,54岁以贡生荐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文徵明书法工楷、行、草,书风遒劲婉丽。其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黄庭坚尤佳。其最为人称道的是小楷书,可"比肩赵文敏(孟頫)",年90时犹能作蝇头书,人以为仙。晚年书法加以苍老,遂自成家,书名远播海内外,且年高望重,门生众多,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秘书工作》2011,(11):F0002-F0002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又号支指生、枝指生、枝山等,苏州人。擅诗文书法,才气横溢,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号称“吴中四才子”。书法造诣尤深,兼擅诸体,融会贯通,蜚声艺土丢一暑“吴门书派”的杰出代表,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合称“吴中四家”。  相似文献   
5.
《秘书工作》2013,(6):F0002-F0002
文徵明(公元1470-1559),原名壁,字徽明,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曾拜吴门诸多名家为师,如文学师吴宽,书法师李应祯,绘画师沈周,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游,有“吴中四才子”之称,文才画名均称誉当地。文徵明的绘画,兼长山水、人物、花卉,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烦、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6.
张国宏 《秘书》2012,(2):13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生而枝指,又号枝指生。长洲人(今江苏苏州)。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仕途较简单,以举人出身,任广东兴宁知县,后迁应天府通判,不久辞官回家,人称"祝京兆"。与徐祯卿、唐寅、文征明号称吴中四才子。  相似文献   
7.
明代江南地区重要艺术家不胜枚举,其艺术成就涵盖文学、绘画、书法、戏曲、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此中望族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且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梳理明代江南地区家族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无疑能够更好地理解此时期的艺术繁荣,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一、望族文化对艺术的重视与促进一是以重教育、重科举为前提,江南望族往往更加注重家族成员综合文艺修养的整体提高。明代中叶,无锡当地流传着"安国、邹望、华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