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8篇
经济学   45篇
综合类   25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49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西票号的汇票与密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毅 《中国金融》2003,(15):58-58
  相似文献   
2.
自清道光以后,山西票号可谓执中国金融业之牛耳,时至今日,人们提到晋商时,首先想到的仍是山西票号业。但公元1914年零历九月,在中国金融界活跃了90余年的山西票号"日升昌"轰然倒闭。它的衰败既是当时时局动荡的结果,也是其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本期我们刊发《山西票号第一人——雷履泰》一文,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3.
胡志帆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106-107,116
票号和银行,无疑是活跃在旧中国金融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两支力量.票号发源并繁荣于山西,文中以"山西票号"为代表进行分析;同样旧中国时期,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比其他外国银行更具代表性.本文从二者的设立、发展、与政府的关系、衰落或退出原因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对当前我国各金融机构应对金融危机和风险等方面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鉴于全国正在推广实行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针对我国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该从专用发票的申购、印制、取得、开具、抵扣和纳税申报等各个环节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身份证”化管理,从根本上完善其防伪功能,把增值税专用发票所蕴含的利益与企业自身的利益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企业自觉自愿地遵守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主动抵制企业外部的制假售假者对企业利益的侵害行为。  相似文献   
5.
历史启迪现实。在西部大开发中,人们的视野注视到票号资本。本文考察了山西票号资本形成的外部内部两方面因素:外部得利于扼南北商路的地理位置和耳濡目染的重商历史传统;内部有赖于票号自身具有的特性,即“便民、裕国、创新、赢利”。因为“便民、裕民”,票号的出现成为社会需要,因为“创新”,票号有了内在活力;因为“赢利”,票号经营者便对投资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6.
7.
平遥票号:金融史上的绝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高气爽的季节,记者来到平遥古城采访.那高高崛起的古城墙、水波荡漾的护城河、店铺栉比的明清街,还有保存完整的票号钱庄,都使人油然而想象出当年晋商席卷天下的豪迈. 平遥票号是中华金融史上的绝唱,那么博大、精深,只有用心灵去体验,才能品出它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9.
牛蕴 《时代金融》2004,(6):50-51
平遥为“晋商”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汉代,平遥就已是晋中地区的商贸集散地。明代中叶时,平遥商人的足迹已遍布全国。清代,以平遥商帮为劲旅的晋商已称雄于大江南北,大宗批发、运销、中转业务兴旺发达。晋商的足迹还走出国门,抵达俄罗斯、日本、南洋乃至欧洲腹地。时人就有“填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企业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现象屡增,财务欺诈案件频发,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待加强。山西票号辉煌一百多年,留下了丰富的商业文化,其内部控制文化尤其值得称道。本文分析、总结和评价了山西票号在实践中成功运用内部控制进行管理的情况。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阐述研究背景。该部分从近年来频发的会计丑闻入手,分析会计丑闻的出现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第二,介绍了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方法的特点,具体包括票号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情况,人事管理机制、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惩戒机制的特色。第三,在前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