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0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溱 《商周刊》2014,(4):94-94
两大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在春节前后,集中时间版面。讨论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可以理解这是在释放一种信号,散发一种能量:传统文化是强国利民不可忽视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品牌形象.制度规范.精神支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当今时代.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精神支柱,并承担着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中小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微观基础。步入2013年,资金流动性更加紧张和通胀压力更加持续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加剧,盈利空间缩小,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再次成为焦点。一、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人"与"物"的和谐统一。现阶段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焦宗河  陈吉军 《活力》2011,(3):219-21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件工程和无形资产。凡是成功的企业必然有它们的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支柱来确保企业成功。放眼全球.回顾企业发展史,每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都是具有独特而牢固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存在的具体地位在保险业中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鼓舞企业员工奋发工作的精神支撑. 国网公司党组提出以加强"三个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总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7.
东汽精神的突出个性与鲜明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贤滨  刘志前 《中国城市经济》2011,(26):127-128,130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在我国万紫千红、竞相争艳的优秀企业文化百花园里,灾难彰显、历史铸就、时代催生的"东汽精神"也在抗击5.12特大震灾中脱颖而出,并使之作为灵魂的东汽文化也成为格外瞩目的一朵奇葩。诞生于文革动乱年代、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重生于抗灾重建的东汽,已带给世人太多的惊叹  相似文献   
8.
《塔木德》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2-1《塔木德》大约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特别是犹太人,几乎每人都有一本。从生到死一直研读,迄今为止内容仍在不断增加。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塔木德》,他们在遭受杀戮与迫害之时,唯有《塔木德》是他们不灭的灵魂。《塔木德》是犹太人生命的一部分。与其说犹太人用生命保护了他们的法典,使它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倒不如说《塔木德》给犹太人指明了方向。使他们能够战胜厄运,得以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宋朝有一位赵康靖公,曾经在桌子上放置了两个瓶子,利用黑豆和白豆来检束心念。每起一个善念,就放一颗白豆在瓶子里;每动一个恶念,就在另一个瓶子中放一颗黑豆。起先,黑豆占多数,到后来,黑豆便逐渐减少成为少数了。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做人、做官要经常自我审视和反省,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面对充满竞争和诱惑的外部环境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滋生出“多欲、多疑、多变”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这不仅会侵蚀精神支柱,扭曲自身形象,而且也往往会断送政治生命。对此,不妨学一学赵康靖公,通过“吾日三省吾身”来检束自己,下大力戒“三多”。  相似文献   
10.
荣宏君是当代青年画家.自学画以来,荣宏君就把名人信札收藏作为提高自己学养修为主的主要方式.十余年来,名人信札收藏成为他的一份珍贵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