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潮商》2011,(5)
10月19日晚,“饶宗颐星”命名仪式暨庆贺酒会在香港隆重举行。年逾九旬的饶宗颐老人亲临现场,接受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赠予的《国际命名公报》和“饶宗颐星”照片。  相似文献   
2.
问候一颗星星又一颗星星 中国 您最先放远辽阔的 是南京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紫金山下,秦淮河畔,灿烂的青春被高高托起,无数张年轻的笑脸绚丽绽放。8月16日晚,蒙蒙雨夜中,带着“分享青春共筑未来”的美好理想,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都南京开幕。镜头一:细雨中,青年手捧浑天仪来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他以21世纪青少年的名义,从天地中央,眺望星空,溯古追今,开始青年们追逐梦想、点亮未来的神奇之旅。  相似文献   
4.
只差一步     
我走向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那是一个初秋的上午,天下着淡淡的雨,山路蜿蜒幽静,路旁林木森森……我的耳旁交汇着沙沙的声音,既熟悉又陌生而且久远,仔细辨认,原来是雨声和我的脚步声。有多久没有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单纯的雨声了?在喧嚣的城市,一切都变得模糊而嘈杂。  相似文献   
5.
刘洋 《华商》2010,(1):43-45
最近被新闻媒体与网络广泛关注、文物部门也知情的湘潭“铁陨石”被盗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反响。事发湖南湘江湘潭段“铁牛埠”,在大庭广众的眼皮底下,五块沉浸江中数百年的数吨重的“铁陨石”居然被人动用大型装载工具(汽车、吊车)挖走了。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糸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博士先生、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博士,  相似文献   
6.
《重庆国土房产》2009,(4):43-43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这次日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可超过6分钟。王思潮介绍,本次日全食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人事     
全自动“南极巡天望远镜”调试成功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全自动无人值守“南极巡天望远镜”10月14日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调试成功。“南极巡天望远镜”直径68cm,有效观测口径50cm,分辨率为1个角秒,装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电荷耦合器件(CCD),可一次观测9个太阳大小的天区,24小时即可覆盖整个天空,观测数据现场...  相似文献   
8.
王海鹏 《潮商》2011,(5):47-48
10月19日晚,“饶宗颐星”命名仪式暨庆贺酒会在香港隆重举行。年逾九旬的饶宗颐老人亲临现场,接受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赠予的《国际命名公报》和“饶宗颐星”照片。  相似文献   
9.
吴连大研究员从事人造卫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已经40余年了.40多年来,他坚持自主创新,迎难而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到卫星动力测地,从卫星快速定轨、空间目标的捕获和识别到高层大气模式动态测定……一系列技术,创造、成果,无一不是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0.
《潮商》2011,(4)
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编号为10017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饶宗颐星”,以表彰饶宗颐非凡的学术成就。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州,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和书画家,当代国学大师,曾经在亚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