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47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21篇
贸易经济   44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中学数学探索性问题的三种常见类型:存在性问题、探索条件问题、探索结论问题。同时,论述了这三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点分析了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题的常见误区,主要从三角函数平移概念问题、求角问题以及函数图像问题三个方面入手,强调了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同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列问题作为高考时必考的项目之一,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数列是我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直困扰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复杂多变的形式,出现在习题和考试中。如果不仔细地辨别区分,它们之间的规律,就会存在浪费时间解题的现象,降低了解题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想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加强对于基本数学的敏感,准确地判断数字的特征和数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就要发散性的思维和发散性的思考。采用多种解题方式,快速的在短时间内找出数列的规律,寻找解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振聋发聩、使人警醒。我们一切工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并不断强化的一种意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与发展,更要把坚持改革从问题切入,发展从解题深入,作为领导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5.
吴书娟 《魅力中国》2014,(14):216-216
物理属于科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物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物理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好物理有一定难度。对于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多学生觉得束手元策,一拿到题目,就只能“太眼瞪小眼”,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重点探索的课题,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6)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数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仍然是数学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反思习惯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就平时教学谈谈自已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一些做法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图像的基本概念为基础,从培养学生利用图象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图象的解题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并结合物理教学和习题中有特点的实例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利用图象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覃章银 《魅力中国》2010,(8X):89-89
<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物理创新教育来说,就是根据  相似文献   
9.
彭均平 《魅力中国》2010,(8X):62-62
<正>初中数学教学进入总复习阶段,需要我们对组成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材料进行一次新的全方位的艺术组合,构建教学之序,揭示数学之秘,展示教学之美。复习应着重双基,全面,着重对各知识点的讲清、讲透,逐个落实,但在复习中: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发展》2014,(7):126-126
正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数学,都觉得高一数学上课一听就懂,作业一做就错,考试一考就蒙。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高中学习,跨过这道"坎儿",成为高一教师必须解决的事情。本文就此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一、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与初中反差过大的原因(一)教材的原因。要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