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刘杰 《金卡工程》2010,14(2):68-69
超期羁押是我国刑事法制中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疑难问题之一。超期羁押给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了种种阻力,可以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上的桎梏。审前诉讼及时原则可以说是伴随超期羁押、超期审理应运而生的法律原则,尤其是诉讼活动中的审前活动,更需要贯彻诉讼及时原则,保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与人身权利。本文志在通过分析审前超期羁押与诉讼及时原则的内在联系,对审前超期羁押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与办法。  相似文献   
2.
王菲  吕加魁 《民营科技》2010,(10):78-78
超期羁押现象的存在妨害了司法公平、公正原则、破坏了正常的司法诉讼程序,现就存在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露 《商》2014,(15):108+101-108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人权作为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象征必须在司法实践之中落实。由于传统重刑主义的影响以及侦查水平、侦查惯性的影响,我国虽然在根本大法上确定了人权的地位,但在反贪案件侦查过程之中依然存在着少部分破坏犯罪嫌疑人人权的行为,如强制措施使用不当依然存在、超期羁押现象依然严峻、违法讯问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多角度、多渠道纠正这些行为,如培育反贪侦查人员人权保护意识、规范强制措施适用、完善科技侦查手段等保障涉贪犯罪分子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超期羁押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拘留后久拖不呈捕、呈捕后久拖不批捕、批捕后久拖不侦结、侦结后久拖不起诉、起诉后久拖不审结,以及超期羁押不依法呈报审批、超期羁押无撤销或变更强制措施和超期羁押当作预支刑事处罚等。要针对性的解决超期羁押问题,必须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的办法,实行综合性治理。  相似文献   
5.
关于完善我国审前拘押体制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审前拘押环节上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为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应改变现行侦押合一的 拘押管理模式,尽快完善司法审查体制、诉讼迅速等相关制度和原则,以遏制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孟影 《魅力中国》2011,(5):176-176,175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人类所应享有的最起码的权利。作为法治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都对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侵害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比如非法拘禁、超期羁押。因此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各个方面保障公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国内对久押不决案件的治理力度也不断加强,但实践中仍有不少案件长期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类案件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加之大部分案情重大,往往牵扯多方利益,缺乏有效的治理举措。因此,将视线转向久押不决案件产生的源头,注重把预防久押不案件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试图探索建立预防和解决久押不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徐飞飞 《金卡工程》2010,14(7):75-75
超期羁押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利,本文将通过分析超期羁押存在的成因,进而在诉讼体制、羁押期限、审查程序和制裁制度等方面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机制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朱丹 《金卡工程》2010,14(9):65-66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羁押率偏高,且超期羁押现象也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羁押率普遍为80%以上,美国在60年代的羁押率只有19%,后在严重犯罪压力下,有所提高,1996年为37%,同期英国的羁押率为21.6%,①同时,无论是侦查期间,还是审查起诉、审判期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羁押超期的现象。近年来虽然经过执法大检查和集中清理活动,实践中超期羁押现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0.
谢晓君  王军萍 《发展》2010,(10):35-36
超期羁押是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痼疾",它和刑讯逼供、辩护难,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三大难题。破解超期羁押难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破解超期羁押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