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37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416篇
财政金融   13672篇
工业经济   10012篇
计划管理   24935篇
经济学   24304篇
综合类   10318篇
运输经济   974篇
旅游经济   495篇
贸易经济   33303篇
农业经济   10641篇
经济概况   35543篇
信息产业经济   641篇
邮电经济   748篇
  2024年   459篇
  2023年   1835篇
  2022年   1296篇
  2021年   2099篇
  2020年   2269篇
  2019年   2295篇
  2018年   971篇
  2017年   2084篇
  2016年   3037篇
  2015年   4703篇
  2014年   11498篇
  2013年   10668篇
  2012年   13531篇
  2011年   14777篇
  2010年   13194篇
  2009年   13355篇
  2008年   12627篇
  2007年   10397篇
  2006年   8550篇
  2005年   7979篇
  2004年   7043篇
  2003年   5997篇
  2002年   4202篇
  2001年   3533篇
  2000年   3085篇
  1999年   1160篇
  1998年   798篇
  1997年   489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基建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5—2021年中国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三种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新基建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基建发展能促进产业高级化水平,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状态,提升产业合理化水平;新基建通过发展物联网和激励城市研发创新两种间接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新基建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调节作用,在地方政府合理的行政管理下,新基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新基建发展对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浪潮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新基建项目,希望可以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而在此过程中,创新创业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它决定了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效果。文章将深入探讨创新创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策略,以期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机电工业》2021,(3):46-46
2020年,有色金属行业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传统产业控产能、促转型,加快高端产业强基础、补短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运行整体平稳。―、产量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168万吨,同比增长5.5%,增幅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四季度企业信心指数为50.1,连续两季度保持在临界点以上。  相似文献   
5.
宁萍  任飞 《进展》2021,(1):4-5
针对新冠疫情影响下重庆市铜梁区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了铜梁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分析了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疫情影响下铜梁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比较、效益分析与进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政策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传统小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并存现象。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发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小农与专业大户不仅在生产效率上高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更是我国村庄秩序与社会结构的维护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而政府大力推广的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则对传统小农和专业大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综合考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在确保传统小农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同时还要规范与限制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人工智能产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人工智能产业的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化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举措与有益探索。在人工智能竞争浪潮中,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要想实现稳健发展,就必须要注重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要不断提升自身盈利能力、要加速对产业进行规范引导,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企业进行技术攀比浪费资源,才能摆脱对政府补贴的过度依赖,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产业链条的协同创新,最终打造我国经济崛起新结构、新动能、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倡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建设专利密集型产业集聚区的背景下,以江苏省2011-2015年工业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创新活力的影响,并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划分依据,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创新活力的影响是否因产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专利密集型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活力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多样化集聚模式能够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活力,但对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而言,产业集聚并没有促进其产业创新活力提升。政府部门在规划产业布局时,可以引导区域内产业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