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33篇
工业经济   127篇
计划管理   281篇
经济学   136篇
综合类   67篇
运输经济   34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11篇
农业经济   82篇
经济概况   58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区域创业成本系列调查——珠江三角洲篇》里我们提及到,有一种企业迁移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台商在内地的布局已经向环渤海地区北移.原先台商一度很少涉足的环渤海地区成为其新的关注地。并且报告认为,在整体竞争力上,接受调查的台商认为,华北地区“首次”超过了华东和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中,台湾地区较好地抵御了各种外部冲击,没有出现货币的大幅贬值和严重的经济衰退。但近年来台湾地区银行业的问题不断增多,如利润水平连年下滑、不良债权迅速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等等。这种困境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银行业出现的问题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均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与金融自由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日本和台湾地区治理银行业问题的措施,指出台湾地区能从日本的经验中获得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台湾农业转型的主要历程、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台湾农业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及其主要趋势,提出农业经济地位下降、农业相较于其他产业的弱势、农业人口减少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而农业功能定位也必须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台湾“贸协”董事长王志刚近日表示,明年将在南京、广州派驻联络员,在中国大陆据点将由5个增至7个,下一波将把东北列为设点目标;未来希望通过两岸协商,将现有的联络员提升层级为办事处。  相似文献   
5.
国内要闻     
四百万浙商创办企业九万家 年收入超一万亿;江苏外贸进口20%多来自台湾地区;财政部官员表示:两税合并后税率肯定低于30%;中国股票进入全流通时代 因之诞生数百名富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经获批 料半年之内第建完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台湾2300万人口中约有70%其祖先来自于福建,闽台血浓于水的人文社会背景,理应有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惟自改革开放以来,台商赴大陆投资发展的重心,先会聚于广东深圳、东莞一带,再会聚于上海、苏州为主之长三角。值此台湾再次政党轮替,两岸面对历史上难得的新契机,双方领导人都展现了人民为先、和平共荣的高度与决心,相信两岸今后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必将快速发展,而闽台之间自当担负起最主要的桥梁角色。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对金融法律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特别是今年对《证券交易法》进行了两次修订,它的修订背景是什么?修订了什么内容?对内地《证券法》的完善又有什么样的启示?这应当成为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与经营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明 《经济管理》2006,(21):26-28
最近,一门新的学科——经营伦理学在我国得到发展和日益关注。经营伦理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经营伦理在欧洲的发展,最初是以英国和荷兰为中心,之后在其他国家也得到发展,最近,经营伦理在捷克的发展,便颇令人关注。到80年代,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相继成立了相应的学会或研究机构,大学也大多开设了相关课程,企业则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经营伦理委员会等组织,反映了经营伦理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程英 《经济论坛》2007,(19):43-45
一、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 所谓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于货币量过度增加,银行体系中资金泛滥,这是多年累计的结果.据有关资料统计反映,我国M2/GDP比率从1988年的115%上升到2003年的163%,2006年所占比率大约达到180%左右,比全球第二的印尼的70%还高出两倍多,比全球平均数40%的比例高出4至5倍.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1年至2007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年平均增长20%以上,在过去6年半时间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约是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酝酿金融危机的4倍多,80年代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2倍多,反映金融体内货币流动性规模之大.  相似文献   
10.
与欧美全能银行、投资银行或商人银行运作模式不同,亚洲日本、韩国、泰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采取另设证券金融公司,以解决证券市场融资问题。证券金融公司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日本,最多时达到9家,后合并为3家,都是上市公司,其中日本证券金融公司最为突出。1955年,韩国证券商协会成立韩国证券联合金融公司,次年成为上市公司,1962年改名为韩国证券金融公司(KS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