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被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定位为调查研究年、治理整顿年、资源整合年和加强管理年。全厅积极推动土地资源保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2007年又将有哪些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孙松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1):I0001-I0001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地方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它的内容反映百姓的民风、民俗、民情、民意,其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生活,真实可亲能与百姓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内容简练变换快捷,台词可以任意发挥随时更换,百姓都能理解它的内容。由于唱腔简单,一般人都可以唱几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帅 《魅力中国》2013,(14):105-105
中国京剧艺术有着200多年的形成发展史,时至今日成为中国戏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京剧的行当齐全、声腔完备、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我国各个地方剧种所不能比拟的、所学习与借鉴的榜样。中国豫剧艺术也有着200多年的发展史,时至今日成为中国地方戏中最大的剧种。若从剧团数量、从业人员、观众队伍来讲,豫剧则超过了京剧;若从艺术和影响上来讲,则京剧依然是霸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赵首山 《魅力中国》2013,(8):348-348
名角通常也叫台柱子,是指那些在某个艺术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像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他们都是京剧艺术领域里的名角。地方戏也如此,像豫剧的常香玉、评剧的大小白玉霜、越剧的袁雪芬、黄梅戏的严凤英、越调的申凤梅、曲剧的张新芳等,她们都是所在艺术领域里的名角。有时名角也指某个地域在艺术上有突出成就的人,  相似文献   
5.
近日,记者在河北省临漳县采访时,意外地发现:当不少传统的地方戏种受市场及其它原因影响,其发展甚至生存都处在窘困状态时,流传在河北省及周边市县的“坠子戏”和“落子腔”,却在临漳县唱得十分红火。更令人意外的是,唱红这两个戏种的并非专业剧团,而是当地农民自己组织的村级剧团,当然,也可以叫做农民剧团.唱“坠子戏”名气最大的是称勾镇郭小屯村,而唱“落子腔”的最有名气的当属狄邱乡西狄邱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王永娟 《活力》2010,(12):262-262
地方戏二人转是东北三省共有的艺术品种.属于走唱类。初期称蹦蹦、莲花落、双玩艺儿、对口唱、双调(条)、边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二人转:也叫“东北地方戏”或简称“地方戏”。是在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大秧歌、民歌、东北大鼓、对口相声、什不闲、皮影戏、戏曲和杂技之长,  相似文献   
7.
陈涣 《魅力中国》2014,(8):101-101
时代变迁,地方戏失宠已是大势所趋。荣衰自有根由,抑或外部冲击,抑或内因积嫉,故成“围城”,突围者生,坐视者亡。“地方戏曲都市化”的理论与实践,或许能为当下以及未来的地方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荣霞 《魅力中国》2011,(10):296-297
2006年1月18日中央电视台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的地方戏栏目——《地方戏之窗》,2010年3月1日,该栏目与《九州大戏台》合并,宗旨和定位仍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中国地方戏艺术,推介名家名剧,铸造戏曲精品。  相似文献   
9.
张保淑 《新智慧》2005,(1):I0006-I0006
“二人转”形成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通常认为它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这种艺术形式名称也很多:小秧歌、蹦蹦、过口、风柳、春歌、半戏班、双玩意、双条边曲、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秧歌、莲花落、皮影戏、太平鼓、霸王鞭、子弟书、评剧、河北梆子、民间逗哏、东北大鼓、杂耍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今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百岁生日。作为学大师巴金的经典之作,《家》在话剧、银幕、荧屏和各种地方戏中多次出现。今年初,国内话剧界“三巨头”——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曾打算携手合作,各自选派明星排演话剧《家》,但因非典的原因,现改由上海话剧、影视明星担纲演出,定于今年11月亮相于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