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2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03篇
经济学   176篇
综合类   70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9篇
农业经济   50篇
经济概况   17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的建立与发展,对湖北地区的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振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归纳并阐述了制约武汉城市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SWOT分析法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系统研究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和内部的优、劣势,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为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大拉动作用提供理论参考。武汉城市圈在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不够迅速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重大机遇;但是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带来的竞争和武汉城市圈作为粮食主产区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4.
循环经济不分东西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中部农业大省,农业循环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山西是西部工业重地,6大产业循环体系支撑起清洁工业;武汉城市圈则是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发展经验颇具普适性。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道路或许有所不同,但是起跑线和终点是一致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哨声已然吹响,谁将成为冠军?  相似文献   
5.
曹骥赟  吴老二 《开放导报》2006,(3):75-79,86
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兴起的建设城市圈的热潮,本文讨论了城市圈形成的一个模型,运用空间计量以及面板数据的方法对我国已经发展较成熟的珠三角城市圈以及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圈的可接近性能显著地促进位于城市圈内的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还提出了发展边缘城市、实施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新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是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大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是中国城市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试论武汉城市圈生产力的干预型区域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部崛起的协调机构,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武汉城市圈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提出要以技术经济的构建为方法论,以政策经济为调控保障,做好本区域生产力的协调布局,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武汉城市圈生产力协调发展的干预型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持续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 ,珠江三角洲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城市圈 ;适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利用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提出城市圈梯度发展战略 ,即以“大三角”极核城市向腹地和国际辐射 ,以“轴心线城市带”带动东西两翼城市带发展 ,形成优势产业带 ,辐射山区。  相似文献   
9.
由同一区域内多个城市组成城市圈共同协调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然而,工业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好的生态环境又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城市圈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维护各城市的环境经济利益,对环境受损子城市进行经济补偿。同时,宏观上,可以利用城市群这个集合大区域的优势,使部分可以形成循环经济的工业项目集中在同一适合的小区域发展,以减轻污染,增加废物利用价值,更大程度的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在泉 《当代经济》2007,(15):100-102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部崛起的协调机构,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武汉城市圈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提出要以技术经济的构建为方法论,以政策经济为调控保障,做好本区域生产力的协调布局,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武汉城市圈生产力协调发展的干预型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