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782篇
工业经济   174篇
计划管理   691篇
经济学   785篇
综合类   281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014篇
农业经济   185篇
经济概况   1354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1224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2.
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把扩大农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公共品投入;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个人金融,消费信贷等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3.
4.
据2004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导: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萧灼基教授在全国政协会上当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面争论起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过热’问题”。而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则“针锋相对”,他发言的题目就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很好,不要轻言‘过热’》  相似文献   
5.
6.
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客观结果居然是,民营企业,尤其扩张速度比较好的民营集团,或多或少面临一场生存的危机;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垄断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地位得到了强化,利益得到了保障。“国进民退”只能使中国建成权贵式的市场经济,这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采取了发行国债、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这些启动经济的宏观测控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取的、也是有效的。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最终是依靠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国际市场的需求渐渐趋于饱和,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观点     
《浙江经济》2005,(15):63-64
刘伟:汇率变化对宏观政策影响深远,聂梅生:房地产业“绑架”了银行业,专家:放开管制以商业原则规范企业间融资,王建:2007年中国将会产能过剩,专家:扩大内需实行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9.
10.
建国后,东北被定为中国的工业基地,辽宁省自然也是按以资源开发和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模式向前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同时,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大量增加,而且增速远大于GDP的增长,也正是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才导致了能源的枯竭和能源开采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如抚顺、本溪、阜新等的落后。而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