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65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内蒙古工作》2002,(7):39-39
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三人最近撰,就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中要着重抓好的首要工作。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05年的宏观调控工作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那么,在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我们如何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成为社会各界以及广大读者热切关心的问题。就此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  相似文献   
4.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0,(8):4-5
林毅夫:经济仍存“二次探底”可能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表示。  相似文献   
5.
2012年从世行卸任后,林毅夫回到了熟悉的北大校园。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他始终抱有极大期望,而面对国际上的纷繁言论,林毅夫总有自己独到而客观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争鸣     
《金融博览》2013,(14):10-11
“谁主张中国经济应该依靠消费,事实上谁就把中国推向了危机。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国家陷入危机是因为过度投资。”——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称,中国经济目前只能依谨投资拉动  相似文献   
7.
一周时间在北大听课,是十分难得的机会。领略了厉以宁、林毅夫等当今中国经济学家的风采,也确实有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道》2012,(7):50-51
领略了世界经济学界顶峰的风云,林毅夫如今以教授身份回归北大。他在世界银行的4年,正是世界经济充满机遇和挑战的4年。  相似文献   
9.
人物·观点     
《证券导刊》2013,(9):7-7
林毅夫:中国经济潜力巨大 世界银行原副总裁林毅夫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无党派小组分组讨论上称,未来20年中国仍能保持每年8%的增长潜力,到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至少能达到1.2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林毅夫教授为全球经济开出了“超越凯恩斯主义”的一剂“良药”。2008年至2012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的职位“第一次”由来自发展中国家学者担任,这位开创者就是林毅夫。他在任期间的T作无疑得到了各界高度评价。有趣的是.今年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