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西藏地方立法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宗教领域立法,因其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等要强于一般地方性立法,理应加以重点关注和研究。西藏自治区成立至今,西藏民族宗教领域立法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形成了具有浓郁西藏特色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西藏地方性立法应该坚持和加以发扬的。面向新时代,西藏从当初的社会管理走向深层次的社会治理,涉及民族宗教领域立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正视问题才能建立并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的快速发展,对于宗教问题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因为民族的宗教问题现如今已经慢慢上升成为全球国家之间政治上对抗的主要问题。很多战乱、冲突、暴力都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我国是个多宗教国家,宗教问题也是我们应该面临的严重问题,因而我们应对其保持高度的重视,为我国的社会和谐统一、民族平等团结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由来已久,宗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应发挥民族宗教信仰积极的社会影响,让民族宗教信仰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物中经常会有一些与民族宗教相关、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台港澳相关的词语出现,一些用词不当和把握欠妥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将需要注意的禁用词列出,请新闻出版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藏传佛教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相融合,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藏传佛教健康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运用;民族宗教政策指导藏传佛教健康发展要遵循侧重性、综合性、区别性、阶段性四个原则,实现藏传佛教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水乳交融,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依法管理藏传佛教事务;必须辩证看待并重视藏传佛教的社会作用;必须加强藏传佛教界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民族宗教事务干部的思想意识,业务素质以及工作水平;注重打造一支优秀的藏传佛教界领导队伍.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家民委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我州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二个,先进个人三个。这是自1988年受到国家民委表彰的乌兰县巴音乡巴里河滩村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集体之后,又一次受到国家民委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是一朵盛开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相似文献   
7.
房栋  袁爱荣 《改革与开放》2012,(20):130-131
宗教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宗教文化在民族发展中有的逐渐演变为民族心理与风俗习惯的认同.高校应该正确看待民族大学生的宗教情结与民族文化的认同,及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引导民族大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宗教情结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使其自觉拥护支持国家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别致的风土人情、瞩目的国际影响,使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不仅具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具有战略全局的政治意义,其"资政、教化、存史"的功能作用尤为突出。西藏修志工作涉及的一些问题,如指导思想、记述内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界问题,这些都非常敏感、十分复杂、影响很大,关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关乎西藏社会稳定,关乎边疆安宁,不能出现一点政治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周刊》2009,(40):21-21
“中国有能力保护国家人民安全”——外交部发言人 马朝旭 近日,针对“基地”攻击中国对新疆穆斯林实行民族宗教压迫的说法及发出的“宣战”威胁,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作出了有力回应。他表示,中国政府全面贯彻民族平等和宗教自由政策,使新疆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社会长足进步,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他还强调指出,“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保护国家安全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下称“湖北省民委”)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作为民族工作部门参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通过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经济,同时结合推广电脑农业,在民族地区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