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3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夏杨 《南方经济》1998,(5):50-52
1997年的泰国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地区。造成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纷纷被迫放弃固定的汇率制,香港虽然保住了联系汇率,亦付出高昂的代价,因而,联系汇率制的存废争议又起。本文从这一现实境况出发,对整个联系汇率机制及其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目前联系汇率制仍然是香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3.
<正> 一、香港联系汇率制的作用 (一)1983年10月17日联系汇率制的实施迅速扭转了港元贬值的局面,恢复了公众的信心,使香港金融货币体系在近乎崩溃的状态下迅速恢复稳定和秩序。1982至1983年,香港由于政治前景欠明朗,引致资金大量外流,港元备受抛售压力,1982年7月1日至1983年6月30日,港元兑美元汇率,从5.913跌至7.2,即一年内贬值18%,特别是9月23日~24日,港元危机达到高潮,仅仅48小时内,港元贬值12.9%,对15种主要货币平均贬值11.6%,兑美元收市价为9.6,商店柜收港元,部分银行停止兑换美元,一场银行危机也在酝酿爆发。实施联系汇率制后,美元兑港元的汇率旋即回升,不到一周的时间便恢复到接近官方汇率的水平,从第二周起,联系汇率便在竞争和套戥的机制下运作自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联汇制从金融与经济崩溃的边缘挽救了香港。  相似文献   
4.
5.
刘静 《新金融》2009,(4):24-27
金融危机下的世界处于动荡之中,避险资金纷纷涌入香港,实施了25年的联系汇率制面临新的考验。通过考察香港联系汇率制实施的历史经验,分析其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可以看到,目前形势下联系汇率制仍然是香港较好的选择,突然放弃联系汇率制不利于香港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联系汇率制下的澳门,澳门币的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引起大量学者的讨论和思考。本文将澳门的主要贸易国家划分成两部分:亚洲地区国家和欧美地区国家,同时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以研究金融危机前后汇率及其波动对澳门货物进出口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汇率波动在金融危机前对出口亚洲和欧美货物总值均有负向影响,而金融危机后实际汇率则反向影响对亚洲地区的货物出口。而进口货物方面,亚洲地区出口国物价上升,澳门进口货值反而增加。本文认为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当内地物价上升时,更多内地游客到澳门消费,促使澳门进口货值增加。相似地,当澳门币贬值时,内地游客也将更多购买澳门货物,使澳门从欧美地区的进口货物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内在特征,然后从香港经济的结构现状剖析了这种汇率制度的不合理性,最后从大陆和香港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两地要素流动性及经济互补性和经济周期的趋同性等方面来分析港币盯住人民币并最终人民币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香港联汇制是货币局制度安排(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s)的一种。CBAs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类似于黄金本位制,是一种自动调节的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多在一些小型开放性经济体被采用。20世纪80年代,香港引入这一制度是基于中英两国就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引发的港元危机,当时香港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谈判前景不明朗,人们对港元的信心下降,大量资本抽逃,使港元大幅快速贬值。  相似文献   
9.
徐进前 《财贸经济》1999,(12):46-48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产生于1983年,本质上是一种港元与美元直接挂钩的汇率制度。10多年来,它对香港经济金融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其受到巨大冲击。本文主要从国际金融创新角度来分析联系汇率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利弊,并就其前景进行展望。一、联系汇率制度是在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度基础上的创新联系汇率制度是介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之间的一种混合汇率体制,具有两种传统汇率制度的优点,表现在:一方面它由政府制定并担保维持固定发钞价;另一方面它又允许本币在市场价格一定幅度内波动,…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02年,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由持续走强转为明显下挫,同年12月中旬同上年年底比较,美元兑欧元、澳元、瑞士法郎分别跌15%、13%和18%;美元兑日元,也已由2002年3月的135高位,回落至120水平,跌幅约11%.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汇率下跌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