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16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8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服东渐     
华梅 《中国纺织》2004,(3):130-131
中国曾有过以丝绸衣料影响西方的光辉历史,但自1840年,也就是中国近代史揭开序幕时起,人们感受更多的是西服东渐。  相似文献   
2.
一、旅顺游——读半部中国近代史 旅顺风景秀丽,历史资源丰富。这里群山环抱,风光清幽,区内分布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还有被称做“蝮蛇王国”的蛇岛及鸟岛、“黄渤海分界线”等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旅顺军港是世界著名军港之一,战略地位重要,有“京津门户”之称。近代历史上著各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在这里留下大量战争遗迹,因而旅顺有“半部中国近代史”之称。  相似文献   
3.
毒品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几次大的禁毒运动。毒品最初主要是指鸦片,但鸦片并非中国所固有,最初传人我国是在唐代,不过当时人们将其视为珍贵的药材,历经几朝都是如此(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诗“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为证)。直到清朝雍正时候,统治者才意识到其危害性,颁布禁令,规定惩罚措施。至此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毒品和毒品犯罪问题。而中国近代史更是以鸦片侵略开始,旧中国,  相似文献   
4.
雒春普 《经济问题》2007,330(2):126-128
在众多晋商人物里,渠本翘是一个异数.晋商之中"贾而优则学"、"贾而优则仕"成风,他却独辟蹊径,先仕而后贾.他出身商家,虽走仕途,但骨子里是个生意人;因为骨子里是个生意人,所以他做官从政,又不忘投资实业,接办近代工业火柴公司;同时由于走的是仕途,他比之一般的商人更具有政治上的敏锐性,所以,他尽全力促成"争矿运动"的胜利,创办"山西保晋矿务公司".他不但在政界地位显赫,而且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创始人和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和革故鼎新的改革家.他在整整一个世纪之前,顺应潮流,办厂开矿,燃起了"星星之火",揭开了山西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序幕.特别是在著名的保矿运动中,其作用之大,影响之广,无出其右者.从而使他成为山西乃至中国近代史上名噪一时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要把史学写得信而有趣,不是件容易的事1840年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这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权威性、标志性的断代事件。当然也有像萧一山这样的史家把明清之际传教士之进入中国,当作近代史之起始。史学家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则把上述二者的观念加以折衷,而年轻学者傅国涌则径直把新教马礼逊来华传教的1807年当作中国近代史的肇端。我不是要在此来赞同或者反对谁的近代史分期更为恰切,我想说的是,尽管近代史的分期有所不同,但大家写史所据有的材料却基本是相同的,帝王起居注、断烂朝报、上层精英列传或者意  相似文献   
6.
中宁 《东北之窗》2014,(7):53-53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东北一直是西方列强利益争夺的焦点。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铁路更是成为沙俄、日本等国争夺的重点。因为谁控制了铁路,就等于控制了铁路延伸到的地方。当年,掌控东北的张作霖为抵制日本人对东北铁路的控制,自1922年就制订了修筑东三省铁路干线的计划,并于1927年修通了沈阳(时称奉天)至海龙(今吉林省梅河口市朝阳镇)的"奉海铁路",准备一直修到吉林。但由于日本人横加干涉,这项计划一直难以实  相似文献   
7.
风雨胶济线     
李野 《走向世界》2015,(1):20-23
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铁路文明敲开了山东这块尘封已久的大地。在一片散淡的农业文明的重重包裹和笼罩中,这条新开辟的道路运行着蒸汽机文明的节奏,展露着技术文明的锋芒与生命力。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历史上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铁路之一,距今已有100多年。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设施,它见证了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近代山东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周勇:重庆市人大常委、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中国近代史、抗战史。著有《第二次国共合作纪实丛书》、《中共南方局历史研究丛书》、《红岩精神研究》、《西南抗战史》、《重庆通史》、《重庆抗战史》等专著。摄影/蔡春丽"这是刚刚收到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这本书由英国牛津大学米德教授所著,一年之内已在英国、美国、中国台湾和大陆出版了英文和中文4个版本,现在在全球非常的火,非常了不起。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长也 《新经济》2011,(4):92-92
3月11日当日本遭遇空前的地震海啸灾难后,部分国人的扭曲心理让他们欢欣鼓舞,理由比较简单:因为近代史上的日本屡次侵华之仇不共栽天,没齿难忘。有人仅代表埋身九泉之下已70余年的几十万南京人表示:虽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那天的日本近海老天是开了眼的。我想这部分人应该跟南京人划清界限,他们不会因为你此时的畅快淋漓表示感谢.要是你能够适时保住600棵法国梧桐的性命,他们应该会发自肺腑地叫你一声:英雄。  相似文献   
10.
侯林  王文 《走向世界》2011,(30):50-52
1912年9月26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来到济南,逗留两天,展开了紧张而内容丰富的考察活动。伟人与名城的因缘际会,在中国近代史和济南的城市发展史上,都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其实,孙中山与济南的联系还不止此。他指挥与指导了山东反袁护国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关键——围攻济南,直接导致袁世凯的最后覆亡;还有他对济南自开商埠的高度评价与赞美(因为它形成了孙中山关于开放门户的信念和新的思维)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