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5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婷婷 《发展》2016,(4):93-94
全新的时代,人才的竞争已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展现出了其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必须保持鲜活的改革创新精神,让学生为终身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做好准备.教师也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是单纯的“信息提供者”.  相似文献   
2.
焦利明 《魅力中国》2010,(4X):85-85
<正>"地理概念"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作为地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直接影响到地理判断、推理与论证。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  相似文献   
3.
<正>气候是高中地理中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学习气候内容时把热力环流、大气环流联系在一起,易于学生理解、掌握。一、分析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确定气压带、风带的位置。赤道地区因受热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与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两极地区因受热少气流下沉,近地面因气流聚积形成高压,与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低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露 《魅力中国》2013,(31):358-359
处于信息社会中,教学设备中已经有了多媒体,而教学资源中,我们不仅能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资源,也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料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等。有效运用网络信息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增加课堂容量,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增强情感体验等。本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8)
地理教学是21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是当今社会对地理学者提出的重要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是促使学生将知识结构主动内化为认知结构,形成地理知识、地理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文章从高中生学习地理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靳丽萍 《魅力中国》2011,(18):353-353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来自教师的不断探索,使学生在一堂课后能把握真正最应该把握的内容。同时体现地理课堂的特点,上出特色,上出新意,使学生有兴趣自主学习地理,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学的有效性要求老师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7.
李军 《西部大开发》2011,(6):105-105
高中地理教学是较难的学科之一,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开展情感教育,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李晓瑜 《发展》2020,(1):87-87
高中地理学科在高考科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高中地理涵盖的知识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和较强的综合性,并且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较少,生涩难懂。思维导图能充分调动多种学习感官,调整学习方式,在为学生提供迅速便捷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因此,思维导图可作为一项实用工具被应用于高中地理科目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甄俊俊 《魅力中国》2011,(18):343-343
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来自教师的不断努力。从课堂到课外,从教材到实践,从教法到学法都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方能实现教学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越发重要。文章结合新的课程改革,归纳了培养兴趣的互动性、差异性、发展性、激励性和针对性等原则,提出培养学习兴趣应分有趣、乐趣、情趣和志趣四步走的策略,提倡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