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887篇
工业经济   291篇
计划管理   1091篇
经济学   1714篇
综合类   734篇
运输经济   68篇
旅游经济   97篇
贸易经济   989篇
农业经济   285篇
经济概况   12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re service brands constrained in launching new service offerings? Both research evidence and managerial wisdom suggest brands should extend to similar categories. However, in five studies using real-life brands - four experiments and one large-sample survey -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similarity is less of a constraint for service brands extending to other service categories (service-to-service extensions), compared to cases involving parent brands or extension categories of a product nature. Importantly, we demonstrate that such an effect occurs because service brands possess associations relevant across the spectrum of service categori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ervice brand manager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tretch their brands to dissimilar service offerings; yet, they need to ensure the marketing execution does not make the brands’ service associations inaccessible to consumer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ven product brands can build service associations by adding service components to their offering, thus becoming “servitized” and better able to extend to dissimilar service categories. Overall, our work contributes to the academic debate documenting that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anagement of product vs. service brands are not identical.  相似文献   
2.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通过促进新知识涌现、推进新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组织框架基础上,将发展模式归纳为以分享经济为背景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第三方模式、以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产业链拓展模式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PPP”模式,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们选择市场经济,是因为迄今为止的历史证明市场经济是可以富其国裕其民的。然而,我们所要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不仅要富裕,而且必须是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改造,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市场经济,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该文遵循实事求是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从市场经济旨在提高效率、社会主义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公正、路径依赖和历史沿革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等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伟大选择。这样的选择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投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8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39个城市风险投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沿线地区的风险投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呈现为沿海高、西部低的分异格局;②风险投资的全局自相关系数均为正,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③风险投资机构数、国家高新区数量、风险投资退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风险投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环境污染对风险投资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ESG投资理念逐渐获得认可,沿线地区可以通过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5.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mergence of street-level public service integration in eight cities, in five countries using a new framework: services-as-a-system to explore new public governances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tegration. Data is analysed from eight cities in six countries (Australia, Canada, The Netherlands, Spain, UK, and USA) gathered in over 100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key agents. We show that whilst culture and context shape the form and processes of governances there are underlying processual drivers of new public governances, in particular where users are involved in the co-design and co-production of integrated services.  相似文献   
6.
郭年顺 《南方经济》2019,38(12):15-32
主流经济学家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主要归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遵循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在兴起之初就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到各个工业,尤其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于中国工业史和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历史证据,文章找回"工业体系"这一被主流所忽略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从而首次提出一种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独特性的结构性解释。文章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而来的门类齐全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解释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变量;已有的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工业体系,从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塑造了民营企业的创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是仅凭自由市场就会自动出现的普遍现象,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工业体系提供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才得以出现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7.
高鹏 《科技和产业》2006,6(12):26-28
信息产业是21世纪世界竞争的焦点。信息企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微观参与主体,是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农业企业等并列的一种企业类型。信息企业的主要活动空间是信息市场,主要产出是信息产品。信息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它主要以其知识内容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信息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外,还具有与一般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不同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信息产品的角度出发对信息企业的诸多特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The paper gives a short and very rough overview of the ongoing work in the field of statistics rela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and its impacts on the economies and on the society as a whole. It introduces three slightly different approaches with different emphasis on describing the emergence and diffusion of ICT and the respec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These are termed the indicators approach, the new economy approach and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approach.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tatistic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esent obstacles and problems of this work. Finally, some remarks are presented regarding further statistical co-operation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动因、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被愈来愈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知识联盟,是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联盟的动因在于:获取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技术、适应网络竞争的需要及促进研究与开发等。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既给合作方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同时也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在当前,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联盟与合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presents qualitative and exploratory research investigating the role that managing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play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A set of 20 in-depth interviews uncovered eight basic types of information used throughout the NPD process and three general approaches to managing information needed in the NPD process. Although some exemplary companies seem to do an outstanding job of collecting and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the majority of firms struggle. NPD process automation solutions tackle part of the problem, ignoring nonquantitative data forms and the full picture of information use throughout the entire develop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