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5篇 |
工业经济 | 15篇 |
计划管理 | 84篇 |
经济学 | 83篇 |
综合类 | 32篇 |
运输经济 | 6篇 |
旅游经济 | 2篇 |
贸易经济 | 36篇 |
农业经济 | 11篇 |
经济概况 | 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UGO A. HOPENHAY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11,43(Z1):111-145
Models of firm microstructure are becoming now a standard building block in macroeconomics, trade, and development. This literature builds on the recognition that firm heterogeneity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cross firms plays a key role in determining aggregate productivity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Barriers to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cross firms have been recently recogniz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is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 the link between firm microstructure and economic aggregates. 相似文献
2.
In an experiment on moral cleansing with an endogenously manipulated moral self-image, we examine the role of the addressee of an immoral action. We find that cheating is highest and moral cleansing lowest when subjects cheat at the expense of the experimenter, while cheating is lowest and moral cleansing highest once cheating harms another participant. A subsequent measurement of subjects’ moral self-image supports our interpretation that the occurrence of moral cleansing crucially depends on the moral costs resulting from immoral actions directed at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roles. Our results can help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propensity to cheat and conduct moral cleansing when immoral actions harm either another person or representatives of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3.
针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可加性,如“辖区内三个代表思想掌握状况”与“辖区内土豆3000斤/亩”如何相加的问题,目前学界鲜有研究。对于这种高属性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在设计中必须按照高属性维对象的聚类特性,首先将高属性维降为低属性维。本研究在标准化方式之外,采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与集合理论相结合,借助于二态变量的方式,如在“社会和谐”指标下有“辖区内18岁以上有意愿人口就业率(1/0)”、“辖区内每百平方米乞丐数量(1/0)”,用指标聚中度和指标聚中向量实现了海量数据中同级指标的可加性。 相似文献
4.
5.
基于应用广泛的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实证了中国对29个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和总量潜力及结构潜力,结果显示:空间距离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影响不显著,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急剧下降是对出口不足的持续,总量上出口贸易的潜力增加,结构潜力较为复杂;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出口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较小,而保险等新兴的服务出口规避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在挖掘出口潜力和防止出口持续过度时,有关部门和企业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目的国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6.
7.
文章运用多种参数稳定性检验方法研究我国总产出的动态变化路径,发现我国总产出序列具有明显的结构变化特征,获得了我国总产出的结构变化点估计.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具有内生结构变化点的单位根检验方法,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事实,对我国1952-2005年总产出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总产出是围绕多个结构变化点的分段趋势平稳序列,并且准确地给出了自1952年以来的总产出结构变化时间.总产出服从分段趋势平稳过程的结论,对宏观经济运行预测、政策主导下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短期经济稳定措施是否有效,提高宏观管理政策水平以及总产出与其他总量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总量均衡区间与宏观调控应确立的若干新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出现对宏观调控将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使之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应对这种新情况,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有必要相应地确立“近似均衡原则”、“适度超前原则”、“临界点原则”、“供给方原则”。 相似文献
9.
周跃雪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4):43-47
WTO建立的TRIPS协议将包括药品在内的一切发明都纳入可以给予专利保护的范围,这使发展中国家在解决本国因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等传染病引起的公共健康问题时,和发达国家相关药品的专利保护之间产生冲突。从当前全球的公共健康现状出发,运用人权和“价值平衡”理论对此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基本人权,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应该优于知识产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This note applies the approach of Miyagiwa and Papageorgiou [Miyagiwa, K. and Papageorgiou, C., 2007. Endogenous aggregat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31, 2899–2919] to provide simple frameworks for endogenizing the aggregat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r for a growing small open econom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