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111篇
经济学   70篇
综合类   33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80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116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犯罪数量居高不下,我们应该如何控制经济犯罪?应该如何理智地看待我国经济犯罪存在的必然性?应该如何寻找到最佳的经济犯罪控制政策?  相似文献   
2.
周周 《东南置业》2004,(80):30-32
2004年福州的小户型公寓再度成为房地产市场上评论的热点!虽然今年大多媒体之间的争论仍旧缠绕着小户型,不易挥之去。但与去年相比,福州的小户型市场算是打下了“市场上是否应该存在”的翻身仗。由于众多投资买家们执着的追捧,2003年榕城近十个  相似文献   
3.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在《中国证券报》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建议:把目前的期房销售制度改为现房销售制度。 尽管在整个报告中。有关期房销售制度的建议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但就是这一句话,再次挑动了公众对期房销售制“存废去留”高度关注的神经——房产商的抗拒、购房者的诉求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欲说还休”迅速交织在一起。气氛愈发热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对于改革理论大争论,不能做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而必须面对和正视,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改革理论大争论,以理性的态度揭示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深入探索科学改革观,促进改革全面、协调、渐进、稳定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入世农业承诺允许通过关税配额方式进口89.4万吨棉花。近年棉花进口量大幅增长,2004-2006年棉花进口逐年分别突破100、200和300万吨三个数量级台阶,远远超过关税配额数量上限。我国棉花进口以及表观消费量占全球比重2006年都上升到40%左右。  相似文献   
6.
关于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的理论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 ,对围绕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的理论争论进行了综述。在制定之初 ,该公约的理论依据就引起广泛争论。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许多欧元区国家的违约再次引起了争论 ,各方继续对《公约》制定的依据及其具体条文规定提出质疑 ,进而就《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前景提出三类不同的建议 :继续遵守目前公约规定、重新对公约进行修正和改进、重新设立新的财政政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公益化医改中的相关利益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二影 《经济视角》2008,(10):58-60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从1985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20余载的风雨改革路。从2005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全社会范围的反思和讨论,如何制定一系列制度与政策成为2007年的争论焦点。2006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2003,(1):12-15
除了业主与管理者的权益之争外,各地人士在《条例》的编写讨论过程中,哪些部分出现的争论最多,分歧最大,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呢?  相似文献   
9.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但是多年来,对公有制含义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解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方面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本来含义认识不清,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公有制的各种具体实现形式又比较混乱。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对所有制、股份制争论不休。只要弄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本来含义,所有的争论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下面笔者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含义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解谈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剑桥资本争论”指出了新古典理论在资本计量、技术再转折和资本倒流等关键问题上所遇到的逻辑悖论。这是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将凯恩斯经济学嫁接在新古典的价值和分配理论之上,从而忽视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竞争关系。相反,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则强调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关系。因此,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才是解决争论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