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19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630篇
经济学   70篇
综合类   95篇
运输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135篇
农业经济   160篇
经济概况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从2002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执行财政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财政部1992年6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92)财会字第33号|同时废止。现就《企业会计制度》与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变化情况说明如下: 一、资产类科目: 1.现金。新旧会计制度现金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当现金出现溢缺时,原制度规定暂挂在其他应收或其他应付账户中,待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都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工期较长,因此,工程结算收入的确认与工程应交税金的计提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应该以完工百分比法来计算,但由于工程结算价款的收取常常滞后于工程结算收入的确认,这样就使得应交税金的计提与入库产生矛盾,也就是说税金的入库没有资金来源保证。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配比,引入递延税款的核算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应用差价率计算公式时应注意的要点 《企业会计制度》在对“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说明中,规定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应按以下基本公式计算: 公式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100% 公式二: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  相似文献   
5.
6.
7.
郭海燕 《会计师》2009,(2):44-44
<正>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有的会计科目设置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和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会计事项,而原有的部分会计科目已不能全部适应和满足这些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玲 《会计之友》2007,(6X):26-26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下简称《会计科目指南》)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是这次会计科目中列示的科目名称,划归为损益类,其余额对企业当期利润或亏损会形成直接影响。该账户核算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对企业有较大影响。本文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中存在的疑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审计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较普遍地存在通过往来科目隐匿收支的问题,将“暂存款”等往来科目作为报销结算科目,预算外资金在此类科目列收列支,其资金来源:一是单位的杂项收入;二是向下属单位收取的赞助费;三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上缴财政专户的收费。例如,有的单位对发放资金、津贴、补贴及购买实物、招待费等开支,基本都在往来科目列支;有的单位将应上缴财政专户的数百万元收费,也在此类科目直接坐支。这样做不仅造成单位经费收支不实、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单位之间苦乐不均、收入分配相差悬殊的问题,而且违反了有关财经法规和…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实行三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按照财政部的规划一工业企业及其他企业也将继续由《行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为原制度)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为新制度)。如何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转换和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