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先生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这是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手段。孙中山先生认定只要实施这两个办法就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对孙中山先生民生思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获知,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当年明确地认识到,历史的重心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重心是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是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必须给予解决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宗茂 《消费经济》2003,19(6):57-60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于1924年1~8月,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演讲的三民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月24日以后,因对付商团叛乱和准备北伐,民生主义部分的住和行未能讲到。本文就其所讲到的内容作一些分析。一、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孙中山在讲述民生主义的一开头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人民生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如此说来研究人民生活应该从人类的起源开始。但是孙中山却从近百十年开始,研究世界近代史上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业革命以后的民生问题。孙中山认为:在太古时代,由于…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主张的"平均地权"思想,内涵复杂,由于土地公有或均等分配无法实现,只好将其解释为:核定地价,土地增值归公,甚至设想按照土地核定价由国家收购后,再分给无地农民等。虽然从总体上看,仅是一种对封建土地状况进行改良的做法,不能够完全代表、体现、满足当时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或愿望,而且由于孙中山去世过早也没有能够得到落实。但是,孙中山关于"平均地权"的丰富思想,对于目前如何处理诸如土地收益和增值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剑华 《中国农史》1999,18(2):19-28
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基础上,孙中山顺应世界进化的潮流,力图把中国农业推上现代化轨道。其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他整个“为中国谋幸福的革命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些构想对于后世特别是对今天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者,孙中山被西方学者视为20世纪东方世界的政治伟人。破解民生经济问题是孙中山所处时代最突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长期面临的历史使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孙中山贡献给全人类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7.
井华 《国际融资》2016,(3):41-43
共享发展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古老东方民族的价值追求.几千年来,共享就是世代中国人的美丽梦想和不懈追求.孙中山先生有平均地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造福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平均地权思想回顾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回顾100年来平均地权思想的发展,探讨其对中国现行土地管理的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00年来,平均地权思想不仅在旧中国,也在新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正在变得日益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论:中国大陆的土地管理急需确立一项更为明晰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应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平均地权思想:界定土地公权力,明晰土地产权,细化土地使用权;改革地价体系和税收政策;强化对土地财产的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三民主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财政思想,比如实行地价税、土地增价归公,发达国家资本增加财政收入,实行所得税,利用外资等思想,不仅对当时指导革命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土地食利阶层对中国现代化毫无益处而危害极大农地农房可否自由入市争论的要害,是我们是否要以维护农民利益的名义再造一个土地食利阶层出来。之所以说再造一个土地食利阶层,是因为经历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土地改革和以消灭土地私有制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土地就不再是财产,而是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土地不再参与超额经济利益的分享,不再有人可以通过占有土地不劳而获。允许农地农房入市,就是将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