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75篇
工业经济   43篇
计划管理   606篇
经济学   495篇
综合类   1798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491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104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558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文献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一国国情、理念的重要窗口。由于其文体和功能的特殊性,政治文献的翻译须严谨、慎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主席近三年99篇重要著作,鲜明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是极具代表性的政治文献。从翻译学角度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两版进行研究,发现中英两版注释的数量和使用方法存在明显差异。结合翻译界对注释法的先行研究,因此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注释分为十大类型并进行分析,结论是中英两版注释的差异符合政治文献的特点,并体现了异化翻译法在政治文献中广泛运用。通过研究政治文献的翻译中注释法的使用规律,探索政治文献的翻译方法,力求为我国文化传播、外宣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尤金·奈达(Eugine A. Nida)和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西方译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在国内译界也颇具影响力.他们从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翻译方法,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勇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理论.从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方法、译文的评价、翻译与语言、翻译与意义、文本类型与翻译、翻译与读者、翻译与译者等十个方面可以看到两人的翻译理论具有不同风格,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两位翻译理论家,而且对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4.
5.
6.
文章回顾了王佐良的翻译历程,分析了他的诗歌翻译思想,指出他重翻译实践和技巧而轻理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的译介思想和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译介过程及其贡献:朱生豪是我国解读说不完、道不尽的莎士比亚的第一人;朱译莎剧质量之高“迄今仍无出其右者”;朱生豪是不屈不挠、立志填补中国文化空白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8.
“性感广告”成因及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月奎  曹秀平 《经济师》2004,(7):249-250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规则的经济 ,这种规则不仅有法律约定的规则 ,同时 ,它还有法律没有约定的伦理规则等。任何一个企业的任何一种行为仅遵守法律约定的规则是远远不够的。“性感广告”作为企业营销的一种行为手段 ,它既欲钻法律空子 ,又不符合企业 /经济伦理及社会规则。文章内容就在于对它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9.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文捷 《商场现代化》2007,(18):397-398
广告是商战中有力的武器。广告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它与普通英语有着较大差别,主要体现在词语的选用、句子的构造和修辞的手段方面.本文结合大量实例,从广告英语的词法特点、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并浅析了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文杰 《中外企业家》2009,(4X):178-179
比较《德伯家的苔丝》两个翻译本,即张谷若和吴迪的翻译本,发现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汉语方言和成语的使用,句法结构的选择和风格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