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辜鸿铭先生曾说:中国人有一种情结,总觉得要把什么事情放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就会最合适,可谓标志性的纪念。照先生的这个说法,我要寻找一分藏域情结,恐怕正是在这趟行走西藏的旅程中,在沐浴过拉萨的日光,在挣脱出羊湖的澄澈之后,在万山之巅的珠峰下才最合适。“旅”与“行”是一分来自内心的体验,仰望珠峰,才能听见自己心中最深处的声响。  相似文献   
2.
在闽籍翻译家中,辜鸿铭无疑是影响力颇大的名家之一。处在中西文化碰撞前端的他,由于其特殊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使其在传递中西文化过程中独树一帜,用其精通的英语与中文在传递着我国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3.
在《论语》对外译介中,我国晚清翻译家辜鸿铭首次发出了对《论语》文学性建构的诉求,将《论语》文学性与思想性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在译出原作丰富意蕴的前提下,从章节、句法、修辞、音韵等对原文的文学性进行了既忠实又有创造性的传达,凸显了《论语》作为文学作品该具有的文学性特征,对中国典籍之作如何成功地走出国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民国课堂     
跟随《民国课堂》一书追本溯源"先生"二字的意义时,不免发现"先生",这个带有浓厚时代色彩的称谓,又透出几许悲凉的情味。若问中国文化和思想冲突最激烈是哪个年代,兴许是1898年-1919年。短短21年间,中国发生了四次大型的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学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这四次文化运动代表着新时代的四种思想,也同样改变着近代中国的命运。也许很多人认为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运动,但这场政治运  相似文献   
5.
赵俊峰 《消费导刊》2014,(2):131-132
辜鸿铭是中国近代的一位特立独行的文化怪杰,大多数人对他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他标新立异的形象、诙谐犀利的语言以及极端保守的观点上,本文要探讨的内容是这位生在南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婚在东洋的文化怪杰对近代文化的思想和看法,以及他的东洋情结。  相似文献   
6.
佚名 《中国西部》2013,(15):114-119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洋鬼子"对他又敬又怕。可他毫无顾及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没有一个人敢于嘲笑这个干瘦、戴瓜皮帽、穿长袍、拖着小辫子的老头。有人看他孤僻古怪、行事出人意料,称为"辜疯子",他也  相似文献   
7.
风流辜鸿铭     
荷塘月色 《财会月刊》2011,(9):I0024-I0024
辜鸿铭的小妾吉田贞子去世后,老牛夕阳的他又觅了一位碧云霞以慰老怀。 在一本鼓吹中国文化救世论的英文书中,辜鸿铭振振有辞地鼓吹“纳妾并非不道德”。像为辫子保驾一样,为纳妾护法:“许多西方人在谈中国官大人纳妾如何如何不道德。其实,这比那些开着小轿车,从马路上拾回一个女人消遣一夜后,次日凌晨又将其推到马路上的欧洲人。  相似文献   
8.
略论翻译奇才辜鸿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鸿铭在翻译上的主要贡献是以英语准确、传神地翻译儒家经典,把中国古老明介绍给西方,在中西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辜氏作为翻译奇才,除个人天赋外,与他的经历、学习方法、勤奋以及中西化修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辜鸿铭在西学东渐的大浪潮中,热衷于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及向西方弘扬东方文化。他以一种文化包容的目光,看待中西文化利弊,希望在创造新文学的同时勿抛弃传统的文学;翻译是文化传播最直接且影响范围较广的一种交流方式,辜鸿铭将《论语》《中庸》《大学》等译成英文;他希望通过将中国的诗书典籍译介至西方,让世界了解中国真正的文明。因而辜鸿铭极力地维护传统文化即是个人追求的彰显,也是面对民族文化身陷困境的一种历史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20世纪上半叶的辜鸿铭、罗素与罗梦册所描写的中国意象及其内容,并比较这三种中国意象之异同,指出:辜鸿铭笔下的"中国"是一种文化的乡愁;罗素笔下的"中国"是一种作为西方文化的对比;罗梦册笔下的"中国"是一种"天下国家",不同于西方历史所见"帝国"或者"族国","天下国家"是未来中国的愿景.三者之同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地将政经社会问题化约为文化问题,并认为文化具有优先性与重要性,呈现某种"文化化约论"的倾向;其次,都强调"中国"之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性",将"中国"加以理想化,这种思路与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性"的强调互相呼应;第三,有心美化中国的"过去",以引导"现在"中国的发展,勾勒"未来"中国的蓝图.而最终,这三种中国意象之所以构成"乡愁""对比""愿景"的差异,乃因辜鸿铭与罗素以西方人作为阅读对象,罗梦册的发言对象是中国同胞,尤以他的"中国"论述最扣人心弦,并展现出世界史的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