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到位,实现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好农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徐州市贾汪区利用"一折通"这一平台发放各项财政涉农补贴中的做法为例,着重探讨"一折通"发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一种重要城市模式——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或枯竭可能停滞甚至衰落。资源型城市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产业重构问题,能否搞好产业重构关系到此类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兴衰存亡。徐州市贾汪区作为徐州市一个特殊的区,其产业重构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农业发展银行市场部12月下旬以来对国内小麦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近期国内小麦市场整体平稳。南部销区福州批发市场中等白小麦批发价格1680元/吨,中等红小麦批发价格1700元/吨,价格平稳持平;厦门粮油批发市场2级白小麦火车板价1700元/吨,漳州3级白小麦批  相似文献   
4.
曾支撑贾汪经济“半壁江山”的煤炭产业,随着乡镇小煤矿的关闭而付诸东流。近两年来,贾汪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顶住关闭乡镇小煤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坚持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地位,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集聚,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业结构调整攻坚战。2002年至今年6月份,短短1年半时间,贾汪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0.2亿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顺应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徐州市贾汪区加大了对旅游产业建设开发的工作力度,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投资30亿元建设红色旅游、民俗文化、自然风光、运河风情四大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将达20000人以上,使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五个百分点以上,从而打造贾汪新的经济提升点,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为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东北38公里处,为苏鲁两省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有较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贾汪区把发展经济林果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来抓,使经济林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果业已成为贾汪区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交通企业管理》2009,(12):70-70
近日,采用市场化运作,由中标公司建设并负责使用中维护工作的12座城乡客运一体化站亭,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启用。新投入使用的12座城乡客运一体化站亭,分布在206国道南湖、风机厂等6个站点,采用统一设计,基座长均为18米、宽2米,共投资36万元。新站亭上有防雨棚,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生态足迹分析--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贾汪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传统生态足迹法和三维生态足迹法。研究结果:11年来,贾汪区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呈现逐步增长状态;2000—2003年,生态足迹尺度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2004—2010年,生态足迹尺度超出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高度从2004年开始超过1,即当年生产性土地生产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2010年,生态足迹高度增长到9.89,即在当年生产性土地生产能力下,以2010年的生产方式和资源消费速度,自然系统需要经历9.89年时间生产才能满足当年城市发展的资源需求。研究结论:近年来贾汪区转型发展仍然延续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摆脱资源约束,亟需制定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日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政府采购中心对全区城镇土地调查项目和基础测绘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这是该区首次将城镇土地调查项目纳入政府采购,此举标志着该区的土地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等轨道。  相似文献   
10.
选择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划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中度重要、轻度重要、不重要5个等级,综合评价徐州市贾汪区的生态功能重要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水源涵养高度重要以上区域面积比为17.28%,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山地,呈现出以大洞山为中心向周围递减的趋势。(2)固碳释氧高度重要以上区域面积比为21.46%,主要分布在中部大洞山、北部奶奶山和大鹿山区域,以及潘安湖地区。(3)生物多样性保护轻度重要区占比较高,面积比为48.03%;极重要区主要在中部和北部连片分布;高度重要区沿河道呈带状分布。(4)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和高度重要以上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32%,主要分布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大洞山自然保护区和潘安湖湿地,其次是南部京杭运河和不牢河沿线。本研究结果可为徐州市贾汪区制定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