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运输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翘 《西藏旅游》2014,(1):32-33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到物外之趣的三件事,其中就包括神游山林(另外两件是观蚊成鹤、鞭驱虾蟆)。西藏的“林”又与别处不同,它没有江南园林的考究,也没有自然山川的神秘莫测,更没有国家公园的霸气。居于高原之上的园林,却有一种真正的浑然天成,有雅有俗,才是真正的自然。走近它,你无需用审美的眼光进行批判或是赞美,甚至你可以在草坪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享受一段接地气的悠闲时光。“林卡”,藏语的意思为园林:“过林卡”,是指到园林里野餐游玩。而雪顿节则是拉萨人过林卡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西藏旅游》2013,(9):80-83
雪顿节的焰火,是世界海拔最高处的流星雨,是一场触日可及的温暖。今夜,若我不能前来,此后的生活将缺失一种另类的精彩。风还是那样柔,天还是那样静,只是触目可及的洗礼将变得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3.
雪顿在藏语里。就是吃酸奶的意思,整个盛大的雪顿节里,酸奶始终相伴。在古时,僧人们为了不在夏天伤害生命,故在自己的院落里封闭起来,等到夏秋变替之时,他们终于得以踏出院门,于是人们为了欢迎他们,都会献上洁白嫩滑的酸奶,圣洁雪白的食物就这样成了雪顿节的吉祥物,这种古代的诗意延续至今,只为你也能亲自尝一口这雪白的酸奶。  相似文献   
4.
多WAY雪顿节     
银翘 《西藏旅游》2010,(8):52-59
银翘 资深旅行者,旅行行家,多家旅行杂志和户外媒体的撰稿人,著名旅行指南杂志LONFLY PUWET首批中文作者,现拉萨“影像小栈”主人。  相似文献   
5.
《西藏旅游》2013,(9):4-4
藏历新年、雪顿节、燃灯节、望果节……不知道西藏是不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地方,编辑部初略统计了一下,藏地大大lJxJJ\各种节日竟然就有几十个。这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不同的来历和心愿。  相似文献   
6.
《西藏旅游》2013,(9):88-105
色拉寺:一滴眼泪落进心底 很多从外地来的游客有一个误区,以为晒佛那天只有在哲蚌寺才能观看到晒佛,其实与之遥遥相望的色拉寺稍晚的时候也有晒佛,只是在规模上略逊一筹。就到底去哪座寺院朝佛,我和同伴一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相似文献   
7.
流云  大刀 《西藏旅游》2021,(4):46-51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成形于17世纪,转折于19世纪,发展至今,作为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宗教节日,雪顿节随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变迁。改革开放以后,雪顿节由宗教性的“小文化”向集表演、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大文化”发展,最终在2006年5月,雪顿节被国务院列入了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8.
每年雪顿节中,藏戏表演是一个重头戏。面具是篮色的,做工精细,纯手工制作的,面具上的表情似笑非荚,人们被那神秘莫测的表情吸引得呆住。这个是蓝面具藏戏所用的道具,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藏戏都是指蓝面冥藏戏。但是要仔细划分的话,藏戏可以分为白面具和蓝面具。白面具戏,系藏旗戏曲母体剧种,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十分广泛,藏语文称为”拉姆拔嘎布”,是仙女白面具戏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西藏旅游》2013,(9):11-11
在拉萨,过林卡的场地比比皆是,公园里,树林间,小溪旁,甚至乡间小道边上的草地里都能觅到人们的欢快身影。在城北的娘热民俗风情园,宽敞的停车场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雪顿节期间,这里也是最受市民推崇的过林卡场地之一,植被茂盛、溪水潺潺的园林里,大大小小的帐篷点缀其中,富有田园气息的小木屋和独具西藏特色的藏式石房都为整座园林平添了几分休闲韵味。  相似文献   
10.
这里的珍贵树木,三百年前就种下了。此后,这里常年葱葱郁郁,百鸟栖枝,奇花异草,争相开放。这里是历史上达赖喇嘛专用的夏宫园林,历史上最美丽的贵族园林。这里的整体建筑与生态环境基本完好,被辟为城市公园后。每年雪顿节,藏戏和逛林卡的人们突然把让这里变得沸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