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这几年,湖南的软文化实力正在迅速上升。作为中国一家颇具特色的地面频道以及电视湘军中一支十分优秀的地面部队,早在几年前,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就敏锐地意识到做文化类栏目是势在必行。文化品牌才能体现频道的核心竞争力,反映综合实力和频道形象,而且文化品牌的无形资产有着巨大的增值效应与回报。所以,在2006年全国地方电视台还几乎没有出现类似节目时,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创办了《X档案》、《世说新语》等一批以文化为内核的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15,(6):90
周杰伦的一曲《烟花易冷》让《洛阳伽蓝记》火了一把。实际上,歌中凄婉的故事,只是一千六百年前楼台烟雨中泛起的一朵小小涟漪,书中有许多传奇的历史掌故,足以发挥成一部精彩的电影。《洛阳伽蓝记》是记述北魏洛阳佛寺的地理著作,杨衒之撰,成书于东魏武定五年(547)。“伽蓝”即梵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     
《中国储运》2011,(11):28-28
“收费公路政策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不久前,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发表题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文章称:收费公路政策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筹集公路交通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需要继续坚持下去,要坚定不移推进收费公路和非收费公路体系建设,切实履行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记录了魏晋士人的趣闻逸事,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世说新语》集中体现了士人们的自由精神、价值观念和才学智慧。魏晋时期政治混乱,但士人们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在自然山水中体悟人生和品题人物,其品题之风对中国美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新娘子回娘家,提到夫婿,怨嗔赞骂,皆在情理之中,磨合之初嘛。但谁也不及道韫来得愤青,对视她如掌上明珠的慈父般的叔叔谢安大诉苦水,哎呀,天地中竟还有王凝之这种菜鸟!此句被大嘴巴刘义庆载入《世说新语》,且措辞夸张:“大薄凝之”。新婚之初的道韫对郎君怎会满意呢,从她的目光望过去,凝之木讷,呆拙,迂腐,沉闷。她的参照物,都是一等一的“芝兰玉树”啊。便是在王家,公公乃书圣王羲之,两位小叔子徽之献之无不风流倜傥,鲜亮透明如樱桃,夹在中间的凝之,便显得如狗尾巴草,灰扑扑暗黯黯。这番话令谢安失语——鸳鸯谱系他亲点。  相似文献   
6.
霍珍 《中外企业家》2009,(16):146-146
魏晋时期是我国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人民在思想言论上也就有更大的自由,从而使这一时期成为了我国古代史上少有的思想自由解放时期。魏晋士人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人们在精神上超越了儒教传统的束缚,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  相似文献   
7.
梁智杰 《新经济》2012,(14):56-58
秋天,是最适宜吃蟹的时令!也是各种蟹类最当造、最肥美的季节!吃蟹作为中国人一种传统的文化享受,约始于魏晋。《世说新语》记载,晋毕卓嗜酒,曾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矣。"从此人们便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时节四大风流韵事。时至今日,吃蟹文化渐渐发展,每逢秋天,人们总要邀上亲朋好友一起吃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螃蟹宴"。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     
《中国储运》2011,(7):28-28
据《新闻晚报》报道,在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时,白领姚先生却开怀不起来。原来,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公司要求所有员工加班,安排的补休却令人匪夷所思——将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精算成480分钟,再分摊到全年250个工作日,让员工每天提早2分钟下班以充当补休。而实施这般阴损招数的公司老板却在宣布此番“休假新政”时,竞自鸣得意外加恩赐般地说“以后大家每天都有两分钟的休假哦”,如此精明的算计恐怕连昔日的“周扒皮”都自愧费如。  相似文献   
9.
璞写流年     
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人们心目中的宇宙会不断地向外扩张开去,而就个体生命来说,人生的风景却在这种扩张中相对地敛缩,曾经喧嚣灵海的汐潮,在时序的迁流中,已如浅水浮花,波澜不兴了。谈写流年,就是要恬淡而缓和地解读生命,通过文字来重现一个鲜活的生命真实,描绘一种生灭流转的人生风景。  相似文献   
10.
迟骋 《东北之窗》2012,(17):96-97
客观而论,《世说新语》不过是“名人轶事”类笔记体小说的一种雏形,是准意义上的“小说”。那么它为何能够代代相传、世世争说?比如说,《世说新语》出现之后。就有梁刘孝标的《续世说》、唐王方庆的《续世说新书》、宋王谠的《唐语林》、明何梁俊的《何氏语林》、清王日卓的《今世说》等仿文。而到了近代,在20世纪这百年中,专述《世说》之文更是汗牛充栋。20年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刘盼遂的《世说新语校笺》,上世纪30年代李审言的《世说浅释》,40年代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关于《世说》的研究更呈现火热之势。萧艾的《〈世说〉探幽》(1992年)、吴金华的《世说新语考释》(1994年)、张振德等合著的《〈世说新语〉语言研究》(1995年)、蒋凡的《世说新语研究》(1998年)。用一个时髦的词说,《世说》简直成了“发烧者之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惹人兴趣、撩人情愫、世世争说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应与以下几种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