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18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81篇
经济学   146篇
综合类   49篇
贸易经济   118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15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发展决定了资金配置流向,金融作为储蓄和投资的纽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且促进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它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逐步进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 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正当这些国家准备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时,却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国民经济在剧烈波动中缓慢增长。文章认为在拉美国家城市化中产生的一系列弊端是使其经济发展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发展中地区城市化的先行者,研究其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有助于推进我国城市化道路和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储蓄率的持续下降是困扰美国政府的严重问题,而英国政府也将储蓄作为政策中心之一。然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税制并不利于储蓄。这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税收与储蓄的关系。同一问题多年来也困扰着经济学家们,他们对税收确立的理想目标是税收对任何经济活动的影响都应是中性的,这些经济活动应将消费和储蓄、股票和债券投资、银行借款和证券市场融资等含盖在内。而要确保中性原则,按照个人支出和公司现金流出课税是可行的,根据个人和公司的收入课税就很难做到了。为此,他们提出了支出税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近日,世界银行在第60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公布的一份长达190页的报告,颇为引人注目。根据该报告,中国内地真实储蓄率为25.5%,在此项目上的排名仅次于第1位的海地,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10%以下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3,(22):34-34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的增长阶段,同时也步入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有必要预防局部经济过热,可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面临风险,在风险因素不断累积的形势下,应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规避风险,关键是要加快银行体系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2003中国产业发展论坛"上,就未来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展望时阐述了上述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8.
“人口红利”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本文就如何抓住这一相对短暂的历史机遇,采取有效的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10.
王佐 《科学决策》2006,(9):62-62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信息中心宏观部负责人说,中国经济所谓的失衡,有两个问题不能解释:第一,储蓄这么高,不投资干什么?第二,投资造成产能这么大,不出口干什么?在现在的体制下,高储蓄率带来了高投资率,高投资率带来了高出口率。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中国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储蓄率?主要原因是公共事业的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