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39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6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杨丽媪 《中关村》2006,(3):71-73
在2005年12月14日之前,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除了太阳能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偏居于江苏省无锡市一隅的“海归博士”,悄悄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5年。2005年12月1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无锡尚德挂牌上市。按照当天收盘价计算,施正荣身价跃升至14.416亿美元,超过陈天桥。一个月后,无锡尚德股价上涨38%,施正荣持有的股票市值达19.9亿美元,超过了黄光裕、荣智健,成为了中国的新首富。知识就是财富2001年1月注册,2002年开…  相似文献   
2.
孙黎 《IT经理世界》2014,(13):23-23
正每一位硅谷的极客在开发软件或提供新产品的时候,都会问一个典型的问题,我该是为企业(B)开发还是为消费者(C)开发?这代表着不同的开发思路、商业模式与盈利水平。为B开发,产品更需要稳健、安全、可靠,符合企业的业务流程与需要,门槛较高。如果没有对行业特征、企业行为有深入地了解,是很难开发出直击企业需求痛点的产品的。由于企业需求量大,一旦采购,  相似文献   
3.
《中国合作经济》2014,(8):76-77
从创建伊始,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就与农业、农村、农民结下了血脉亲情;60多年间,供销合作社人从未间断过为千百万农民创造美好的新生活.60多年的成长历程和30多年的改革发展道路,吉林省供销合作社以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书写了一部由弱到强的发展史,由亏到盈的奋斗史和由衰到兴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4.
面对无数年轻人投身创业大潮,我们首先不要忘记就业正在传递的痛感,不要忘记仍然有太多权力、资本、制度是创业者的拦路虎。2015年什么话题会最热?答案绝对是"创业"。随意翻看新闻,每天都能见到纵身跳入创业大潮的各路人马。比如,这两天,毛大庆离开万科去创业的事,用他自己话说,是"一不小心刷了屏,抢了两会的风头"。这个万科高级前副总裁,名头太大,故事太多,颜值还不差,又能跑马拉松,还很有人文精神,这一切我不想多去复述  相似文献   
5.
浙江商界从来就不缺少故事。在“海西”这片热上,叶之林的“掌门人”叶枝勇、叶枝强兄弟俩,继2007年投资5000万元,在邵武市和平镇创办了叶之林木竹有限公司之后,于2009年,再度斥资8500万元,在邵武经济开发区进行企业的二期扩建。“两叶氏”的成功创业史,吸引着众多年轻人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张维迎 《中国企业家》2011,(18):I0026-I0026
对TCL而言,30年或只是一个创业史,其间有过许多辉煌,但是未来仍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持续创新是制胜王道。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创业史往往是创业者们的个人英雄史.正是由于创业者们个性化的性格和独特的能力促使他们敢于冒险和创新.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因此,他们的头上被社会赋予耀眼的光环,他们成为世人模仿、崇拜.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创业史     
艰难时刻更需要创业精神,而创业精神往往隐含在创业家的创业史当中。最近这段时间,有幸密集听到一些著名人物的自述创业史,其中最震撼的,是孙正义在马云主持下讲述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9.
郭俏  尹驰 《新智慧》2007,(11):35-36
“天堂”里没有阳光 1982年,年仅17岁的蔡良勇终于说服父母,从他们手中蹭到了飞往巴黎的机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肖立 《中国工商》2004,(11):36-38
中国第一代富人的创业史充满了艰辛。并且他们的事受时间总是非常有限的:创富者在财富蔚为大观的时候通常已年老体衰.事受能力很弱。而他们的继任者——第二代富人,在坚守财富的路上也同样会遭遇不同的曲折。而在“富不过三代”的古训面前,人们又很自然地开始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安全的财富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