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9篇
经济概况   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子荷 《中外管理》2007,(5):107-107
奖金和升职.堪称激励下属的两大法宝。但对于中层经理人来说.对这两项资源的掌握都相当有限。当你发现你的部门内,已经“领导”太多,“员工”太少,“官职”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你又没有太多权限可以给下属发奖金时.可以向尚盈(化名)小姐学习。  相似文献   
2.
张丽仙 《财会月刊》2014,(6):I0014-I0014
那一天,于晓敏痛下决心向董事长递交了辞职报告。 她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贵阳这家食品公司工作了整整两年时间,但一直都只是人事部的一名普通职员,没有升职,也没有加薪。  相似文献   
3.
也许你是工作中最卖命、最用心的人,你表现不错,全公司都觉得你是个好青年,但是,聘任文件发下来时,你发现,跟你一拔进公司的同事升职了,而你却依然原地踏步。更让你恼火的是,他资历比你浅,却“爬”得比你快、升得比你高。最让你胸口憋气的是,他居然还成了你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升职的烦恼     
事业蒸蒸日上,各路资源助你一步步从刚入行的新人,发展成为中层管理人员直至总经理。你可能认为,面对升职、加薪的机会,只有傻子才会拒绝。但是,有人会Say no!  相似文献   
5.
2007年,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火爆出炉;2008年,“职场红宝书”续集再掀办公室文化狂潮;2009年,姚晨版杜拉拉走上话剧舞台;2010年,电影版杜拉拉让徐静蕾跻身“亿元票房俱乐部”,王珞丹把杜拉拉带进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与杜拉拉一样火热的,还有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手机》和拍摄进行中的电视剧《风声》。  相似文献   
6.
《上海经济》2011,(4):75-75
许多公司都设有专门针对女性员工的辅导计划。然而,研究发现,不是所有辅导活动都有同等的效果。导师不仅仅给门生提供反馈和建议,而且还会利用自己在高层管理者当中的影响力给门生做保荐。调查揭示,高潜质女性与她们的男同事相比,得到的辅导多、保荐少,因而在组织内部难获晋升。要确保高潜质女性也得到更多晋升机会,公司可推行保荐计划。推行这一计划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7.
秀梅 《现代班组》2011,(3):39-39
一名员工自从进入公司后,一直谨小慎微,从没犯过任何错误,本指望能引起上司的注意,得到晋升。然而,六七年过去了,眼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升职,自己却总是原地踏步。在一次公司提升了一名新进员工后,他爆发了,找到经理质问:"为什么提升他,论资格,论经验都轮不到他,我样样不比他差。"经理说:"那你为公司作了多少贡献呢?"  相似文献   
8.
郭军胜 《魅力中国》2010,(13):231-232
自从3年前一本《杜拉拉升职记》掀起职场小说的第一拨热潮后,职场小说的销售在这几年的图书市场上持续走高,有的畅销书还被改编成了话剧和电影。甚至有欧美“职场小说王”之称的阿瑟?黑利的4本旧作也借这股热浪重新在中国出版。日前,由徐静蕾主演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更是将职场小说的讨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质量工程师考试给质量人带来了希望,但同时又让我们陷入了深渊。好不容易考个中级质量工程师,可在公司没有用。一不涨薪,二不升职。我们还有必要浪费精力、时间和财力去为这个没用的本本奋斗吗?”在网上质量人论坛中,有网友这样抱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