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72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21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3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简明刑法教程》一书,应全面了解该书涉及的刑法知识,重点掌握以下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石新鹏 《税收征纳》2005,(12):17-18
胡宗成任河南濮阳县地税稽查局长期间,被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罪刑事拘留15天。随后,胡宗成提供了自己当时不在现场的证据,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为了讨回自己的清白,胡宗成及其家人决定走申请国家赔偿的道路。历经了5年的申诉,近日,泪流满面的胡宗成告诉记者,自己被错误刑事拘留15天获得了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4日,43岁的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处级官员王小石被检察机关带走,此后以涉嫌受贿罪被提请批捕.据称,王小石在深圳与人合伙开了一家财经公关公司,王和这家公司涉嫌向拟发行上市的公司出卖发审委资料.王的落网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地下财经公关的层层黑幕……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指出,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刑法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增强了法律同隐蔽性犯罪斗争的功能。但该罪规定的刑事责任偏轻,从而成了腐败分子的‘‘避难所”,因此,必须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做出修改。从法律上保证十六大反腐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庞旭  王建成 《时代经贸》2007,5(11X):205-206
受贿罪是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玷污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秩序,因此准确认定受贿罪的主体对于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和混合受贿共同受贿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期陆续有几例反腐案件的消息见诸报端。比如,原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大地因受贿罪被判刑,原广州市番禺区政协主席梁柏楠因受贿罪被判刑,江西省检察院原检察长丁鑫发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这些案件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都牵扯到一家或几家企业。由此看来,要查干部的腐败问题,往往需要从与其有权钱交易关系的商人入手,两之间肮脏关系查清了,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  相似文献   
7.
《宁夏审计》2004,(5):39-40
原内蒙古自治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占武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巨额财产来源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8.
他原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从某种程度来说,对于那个濒于破产的企业他算得上是一个功臣。但是,在取得成绩后居功自傲,对仕途他有“三个不平衡”,正是这三个不平衡把他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推上了犯罪道路,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从“功臣”沦为囚徒。2007年3月6日,新疆乔尔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阿骊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里巴盖垦区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  相似文献   
9.
关于贿赂犯罪的利益要件是个有争议的课题,通过对我国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分析了利益和不正当利益的界定和分类,并对受贿罪和行贿罪的利益要件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以下观点:仅贿赂犯罪所保护法益是职务行为廉洁性;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刑法中关于利益要件的规定是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4年中国法院公布的受贿罪一审判决文书,实证探讨腐败金额对惩罚力度的影响.使用法院对受贿罪的判刑时间作为腐败惩罚力度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发现:腐败金额越多,判刑时间越长,但判刑增加的力度随着腐败金额的增加而减少,惩罚力度呈现出边际递减现象;同时,惩罚力度还呈现出地区差异,当腐败金额不断增加时,判刑增加的力度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少,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判决更轻,但惩罚没有显著的城乡差异.要降低惩罚的边际递减影响,需提高惩罚概率、丰富惩罚类型、适度降低腐败金额与惩罚力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