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勘探”司法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中,最可怕的莫过于集体腐败、学术腐败和司法腐败。而司法腐败直接涉及到我们的社会价值标准,因此也就更为可怕。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入,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司法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使得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信任危机。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公正问题没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正确认识司法腐败,加强对司法公正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酉阳县是中国最贫困的县份之一.但是这个小小的县城前不久却闹出了“司法腐败的大事件”。该县一名律师收下罪犯家属两万元后,联合了派出所副所长、看守所民警和法庭副庭长等.联手为罪犯炮制假立功材料,使其被减刑一年半:当四人被检察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后,他们再次使用“立功”的方法希望减轻自己的罪行。  相似文献   
4.
司法腐败,让人们深恶痛绝。然而,何为“司法”?何为“司法腐败”?如何整治司法腐败?众说纷纭。研究整治司法腐败路径的人员和成果很多,教育、制度、自律和他律等等,理论形式日臻完善。但实践中落到实处的并不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任重而道远。文章从“司法腐败”概念分析入手,沿着司法单位、司法基建工程、司法人事工作和司法行为四条线,探寻整治司法腐败路径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以期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建议我国借鉴并采纳英美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引进陪审团制度可以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司法改革,促进司法独立,遏制司法腐败,进而实现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陪审团制度还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公民意识,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7.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因其自身的缺陷,已难以适应我国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要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完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完善诉讼程序,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加强司法监督,惩治司法腐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司法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我国民事领域内的诚信危机 1.在司法领域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司法腐败是社会诚信的致命伤,目前司法机关存在行贿受贿、徇私枉法、裁判不公、裁判不及时的现象,由于司法直接关系到诚信行为能否得到公正待遇、不诚信行为能否受到严厉打击。司法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司法诚信,使公民从根本上就不相信司法裁判,裁判后,当事人要么运用自己的能量走“后门”,破坏司法廉洁和权威;要么缠诉不休,一审后二审,二审再申诉,一级一级向上申诉,申诉的最后一程序走完后,败诉者又采取一切措施来阻碍司法决定的执行,从而极大的浪费了司法资源,又影响了司法的效率和权威。近年来大量报道有关盗卖破坏文物、盗伐溢伐森林、严重破坏环境、矿山等事实,均是在有了相关领域的法律之后发生的,这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法律的失信,动摇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曹开旺 《金卡工程》2009,13(2):49-49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正逐渐步入正轨。但,在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本文总结出两方面的问题,即"事浮于人"及司法腐败,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仰是什么2010年元旦新推出的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大秦岭》是一部很有思想性的高水平的学术作品。这部作品从作为中国标志性地理中轴——秦岭山脉的历史谈起,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沧桑感,令人深思,令人遐想,给人以精神润泽。纪录片的开始,回忆起令中国人骄傲的大唐盛世的景况。那时候,政治修明,社会开放,民生富足,万邦景仰。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