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59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8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人道悖歌》区别于当前国内外有关著述的主要特点: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坚持从作为经济基础的市场经济出发,按此崭新思路贯彻到底系统地剖析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人道主义和人权的实质。这种研究方法,在中外人道主义研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向度,承继唯物史观人学理论,赋予了科学发展观深刻的、新的人本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继续实践,是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社会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概括,是面向新世纪的、任重道远的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行动纲领.开辟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遵循唯物史观的方法发展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并渗透着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它客观地历史地反映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用劳动二重性的眼光来研究市场经济,透过假象把握经济关系的本质。面对当代实际,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这些基本方法。发展劳动价值论,涉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基本理论的充实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制度安排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科学的制度安排。运用历史唯物论方法,结合几种社会制度实证地研究了制度安排的差异直接影响持续发展的程度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证实制度安排的核心是产权制度设计。真正科学的制度安排不是人们凭主观意愿和抽象道德观念出发的随意选择设计,而是在一定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可避免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是一个有待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什么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因为唯物史观的产生是借助于辩证法的;因为历史发展本身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充满着辩证的矛盾运动,充满着无限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矛盾运动;因为面对充满辩证的矛盾运动的历史发展,不借助于辩证法而借助于形而上学,不是寸步难行就是到处碰壁。“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也证明,只有“借助于辩证法”,历史唯物论才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克敌制胜的思想理论武器。“借助于辩证法”,从主要意义上讲,是借助于对立统一规律,核心是借助于“共性个性、绝对相对”这一“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如是,我们就能从总体上比较正确地遵循历史发展所固有的辩证逻辑和辩证规律,我们的事情就较为顺利,较少失误。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概念虽然早已有之,但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思潮,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脱离社会关系、脱离社会现实的抽象的人性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种宣言,仅仅停留在少数知识精英的书斋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赋予以人为本以真正科学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涵,也才有可能真正地将以人为本融入和谐社会理想与实践之中。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灵魂。恩格斯在逝世前一年,卡内帕请他给《新世纪》杂志题词,他考虑再三说我不题词了,说从马克思著作里面找出一句话,也是最欣赏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说,“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相似文献   
8.
苏华 《新疆金融》2005,(4):59-6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列宁把生产关系比喻为社会形态的。骨骼”,把上层建筑比喻为“血和肉”。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直是我们党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白匀战略方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通过抓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它运用唯物史观,进而运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实现人与社会彻底解放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途径,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光荣使命,在理论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中,我们应该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真正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才能正确把握劳动价值理论的真谛,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当代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