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文刚 《中国报业》2011,(12):37-39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新闻出版署要求全国非时政类报刊于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也就是说,自2003年中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开始,经过8年多的宣传、试验、总结、推广,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工程,已经到了向更深更广领域推进的时点。这项涉及非时政类报刊社大约50余万从业人员及数千亿资产的改革,如何顺利、平稳地进行,如何妥善解决好改革中的各种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解课题。笔者以自己在媒体从事经营管理工作近30年的认识和经验,依据有限资料,提出一些粗浅见解,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国内不少报刊社已经开始实施绩效管理战略,其出发点是为了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然而愿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由笔者对数家报刊社的调研来看,他们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日本索尼公司前高管天外伺郎那篇名为《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的文章,文章列举了索尼公司实施绩效管理战略之后出现的各种弊端:直接导致了员工工作热情、事业激情、团队精神的消失;使创新先锋沦为了落伍者;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  相似文献   
3.
通讯联络服务工作对于任何一家报刊社来说,都是一项事关办刊质量、信誉与形象的重要群众工作。通联服务在报刊社整个工作链条中虽然是极普通极平凡的一环,然而它却起着对内当好参谋助手,对外密切联系与沟通编者、作者、读者的纽带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报刊亭的“拆”与“建”受到不少人的关注,人民日报也陆续发表了十余篇文章讨论这一话题,给出建议和对策。报刊亭,在上世纪90年代曾是大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处可见,市民百姓都从报刊亭买报纸。北京,傍晚下班时间,伴随着自行车的潮流,路旁边小喇叭里不停地喊着“北京晚报,北京晚报”,这声音仿佛融入了这个城市,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财会》1991,(12):48-48
由中央电视台、内蒙古财政厅、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联合录制的四集电视连续剧——《走出方寸》新闻发布会前不久(11月23日)在呼和浩持市举行。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震乙,内蒙古政协副主席暴彦巴图,云照光等自治区有关领导,中央和内蒙古报刊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记及部分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计80余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副司长余秉坚同志专程到会表示祝贺,并同大家共同观看了这部连续剧。  相似文献   
6.
河南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对报刊社记者站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共撤销记者站2家,注销记者站8家,取缔非法记者站32家,并对现有67家中央报刊新闻单位驻豫记者站进行了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当邮递员把2012年第4期的《中国工会财会》的样刊和稿费同时交到我手里时,这虽不是第一次,但我内心依旧感觉惊喜和欣慰。说句内心话:我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曾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500多篇,能  相似文献   
8.
工人摄影家倪玉臣,是一汽报刊社里的老大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倪哥”。 作为一位工人摄影家,倪哥很普通,也很朴实,他那瘦削的身材虽然看似单薄,却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时代,装着社会,装着一汽。他的作品,留存了时代的印记,反映了大工业的现实,展示了一汽的风采。他是一汽人,他的根在一汽。  相似文献   
9.
郭富 《金融博览》2007,(4):56-56
2004年年底,由于我对写作有一点爱好,单位特意把我从会计发行部门调到信贷统计部门工作.出于工作和个人兴趣的原因,一段时间,我经常加班加点地撰写文章,并把自认为不错的文章不断寄往报刊社,梦想着自己苦苦耕耘的作品能够事随人愿地早日出现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10.
<正>上大学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做一名编辑记者。尽管我学的不是中文,但我十分热爱写作,平时博览群书,勤于练笔,为毕业后做着准备。一毕业我就带着在学校期间发表的作品去应聘,可是很多编辑部都因我没有工作经验而把我拒之门外。这个城市里报刊社不多,需要招新人的更少,我只有主动出击、毛遂自荐,才能得到面试的机会。我找来各个报刊社的地址,向推销员一样一家一家地推荐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