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83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力棋道     
董明珠 《总裁》2003,(2):74-75
  相似文献   
2.
《广东质量》2003,(5):77-77
作为行业佼佼者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底开始在公司全方位推行六西格玛(6σ)管理,计划在三至五年时间内使公司内部管理及产品质量接近或部分达到6σ水平。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5,(1):54-54
<正>入选理由今年9月,格力电器收购了格力集团下属4家企业大部分的股权,成为格力集团最大的股东。由于目前这4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业界认为格力电器吃了大亏,如何看待这次的收购?董明珠自有一番看法。“眼前不赚钱的,并不代表永远没有钱赚。其实,从长远看,本次收购还是划算的。董明珠指出:首先, 有利于品牌的统一管理。其次,收购的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在谈到收购之后时董明珠说:“我们做空调的原材料都要通过外部采购,收购后的某些材料,如紧俏的压缩机等我们可以考虑自产自销,降低空调整机成本。”“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收购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董明珠在各种场合这样直白地表达。  相似文献   
4.
刘志明 《公司》2003,(9):36-38
中国家电业有两个企业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实行多元化战略的海尔,目前除主营业务外,足迹又深入到金融、保险与物流等行业;与之相反,格力电器从始至终,死死咬住空调这个单一产品不放,多年来保持业内第一的业绩。 多元化还是专一化?面对这个企业十分头痛的问题,海尔显得踌躇满  相似文献   
5.
《北京商业》2008,(1):12-14
随着美的电器、格力电器等白电龙头企业公布的出色业绩,可以清晰地勾勒出2007年家电行业呈现白(电)强黑(电)弱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08,(2):57-57
我国著名空调制造商格力电器最近在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的多个场馆建造竞标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了该大型盛事的两个主场馆、一个世界杯官员办公大楼及多个配套项目的中央空调订单。  相似文献   
7.
庞永国 《大经贸》2007,(3):83-84
创新不仅是一种新技术、一种新产品、一项新服务,而且是一种新文化,是员工的创造力和一个组织的能力。格力空调利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引进先进的技术,再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开拓自主品牌“格力”空调,而不是以代工OEM的形式按常规发展。格力空调成立以来便提出“创名牌”、“创世界一流水平”等一系列口号、目标,在遭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垄断和封锁的情况之下,硬是动用公司各种资源,通过“反求工程”,自主研发、设计,打破技术垄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分析格力电器偿债能力,发现主要的几个问题是流动负债和现金比率过高、资本结构风险过高、财务杠杆过高。论文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和看法,主要是利用充足的现金发展多元化产品、对资本结构进行合理改变和对财务杠杆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2004,(10):22-22
长虹与中远战略合作、创维结盟精工爱普生、格力电器收购母公司业务、安徽天大入股康佳、斯威特收购小鸭集团  相似文献   
10.
近两三个月的大跌,相当于在帐面上将巴菲特前76年积累的财富一笔勾销。记录历史验证理念以道引术以术证道模拟实盘投资组合展示(2020年03月31日周二)本期卖出格力电器(00651)7,000股,5250元/股(得资367,500.00元RMB)。中国平安(601318)7,000股,69.68元/股(得资487.760.00元RMB)。券商ETF(512000),280,000股,0.888元/股(得资248,640.00元RMB)。中国太平(00966)51,000股,1278港元/股(得资651,780.00港元,合595,531.39元RMB)。买入万华化学(600309)9,000股,41.15元/股(耗资370,350.00元RMB)。中国太保(02601)28,000股,23.40港元/股(耗资655,200.00港元, 合598.656.24元R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