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林建东 《金卡工程》2010,14(11):32-33
近些年来,佘祥林杀妻案、赵作海杀人案等刑事错案见诸报端、网络,引起了广大民众的质疑、司法界人士的反思。刑事错案不仅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也损害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陈雪仪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51-252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改革内容涉及到司法体制的方方面面。佘祥林案的发生对司法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分析佘祥林案发生的两个重要的直接原因——程序不正当、司法不独立,由此推出其根本原因是司法体制存在不足,亟需深化改革。佘祥林案使得司法公信力受损,阻碍法治进程,就程序正当、司法独立两方面对司法体制的改革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作海的冤案又用“佘祥林第二”的故事掀起了人们对公安环境的探究。赵作海冤案同样以被害人“复活”的滑稽方式被昭雪,与佘祥林案的不同就是,媒体可以详细揭露他是如何在无法忍受刑讯的非人折磨中违心认罪的。被折磨的余悸在庭审中也让他不敢实言,甚至十年后因被害人出现,上级法院重新发问,他对冤情的表白也是战战兢兢。  相似文献   
4.
法律公正的标准应当是:第一,最终的调查认定结果客观真实,对行为人的处罚适当对等,且能体现社会文明和人道主义,伸张了正义,恢复了社会心理秩序。第二,法律有事先确定的能够公正解决冲突的规则和明确的可操作的程序;法律的适用能够做到无偏见地严格地适用公开的规则,平等地对待每一方当事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具体的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完全统一,是实现法律正义的最佳状态,但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这种完全统一始终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于是正义的救济就成为一个无奈而必须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目前的刑罚体系还存在很大缺陷,而对此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形成较完善的制度,下面我们着重从存有的缺陷和改革建议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一、实体上,刑罚轻缓的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一般来说,在一个社会里刑罚的轻重和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基本可以把一个国家刑罚轻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罪名的死刑,新增75岁以上老人附条件不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17日,云南省保山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保山市昌宁县县委书记杨国瞿“杀人分尸”一案,随后法院当庭作出了“死刑”的一审判决。8月1日,杨国瞿被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陶渊明的这句名言眼下用在易县土地管理局身上是再妥贴也不过了。连日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县城小局一反往日的寂静,喜雀登枝,鸿雁飞鸿。今年上半年,该局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县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引资上项工作先进单位”和“清西陵申报世界化遗产突出贡献单位”。7月1日,他们主持申报的9000亩沙滩地开发整理项目又顺利通过了省厅的专家论证和考察验收,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8.
而我们的队伍恰恰相反:作为民营性质的企业,机制相对较活,管理制度相对完善。整个工地主要事务由我这个项目经理在全权负责,没有什么扯皮的事情;而记件工资完全杜绝了“搭便车”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佘祥林案件发生后,在我国法学界引起很大的震动,社会与法学界都对此案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思考。但往往在案件浮出水面的初期,思考是较浅、较粗糙的,本文在佘祥林案过热一年后再对此案件从法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冷”思考,发掘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一些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对于司法程序上的改革的呼声近年来此起彼伏,人们对于中国目前司法程序上的弊病和不足的不满表现的越来越强烈,对于司法程序上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但是如果始终没有勇气迈出改革的第一步,那就永远谈不上完善的改革.从辛普森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司法程序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