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42篇
经济学   62篇
综合类   4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1篇
农业经济   160篇
经济概况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清、不良资产过重、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其正常发展与生存。要以改革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为重点,使农村信用社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熵的山东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对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信息熵的引用,以山东省历年入境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统计数据为基础,归纳总结了山东省入境旅游者旅游消费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对山东省旅游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应科学地探索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做好城市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界定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山东17地市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并对城市竞争力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计划“的重要研究领域,利用1992.6、2002.6两期Landsat TM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计算机解译,采用叠加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带地区龙口市10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园地、水浇地、水体、林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城乡用地、旱地、草地面积增加,其中城乡用地增幅最大,年变化率为5.34%;土地利用转换类型复杂多样,转换比例相对较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该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与生态价值损失评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善伦  尹民  孙希华 《经济地理》2002,22(5):616-619
介绍了山东省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其危害,重点探讨了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的计算方法,建立经济损失计算模型,提出水土流失生态一经济面积边际比的概念,计算山东省县域边际损失比,并对其进行区域分布规律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和各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探讨耕地利用集约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以提高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研究方法:能值分析、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呈增长态势,而劳动集约度不断下降;资本集约度中,属于省工性投入的农业机械集约度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增长特征,属于增产性投入的化肥、农药和农膜集约度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东西高,南北低"的特点。(3)耕地利用集约度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两者存在着不协调现象。研究结论: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应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地面积较广,利用类型丰富,农地的合理利用对推进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山东省农地利用状况,从自然因素、土地投入、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农产品市场意识及经营手段等方面探讨影响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因素,通过构建DEA模型,对农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应用分析,并提出加大农业用地投入和建设、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和规模、强化市场经营意识和管理等提高山东省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东省土地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分形的山东省农户分化及耕地利用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分化的内在机制及其耕地利用异质性,正确引导农户耕地经营行为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基于分形理论建立"职业—收入—耕地规模"三维农户分类体系,开展山东省农户耕地利用调研及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间耕地利用行为具有差异性,耕地面积较大的兼业户表现出"高投入—低收益"特征,且农户类型存在动态变化的可能性;(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现以"高度兼业户"为主要农户类型的"单核心"分化趋势;(3)农户分化过程除大规模纯农户和高度兼业户的"终点"外,还存在对农业依赖较大的兼业户和耕地面积较大兼业户等"中间态"。研究结论:农户分化过程有律可循,应针对性地制定耕地利用政策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再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为山东省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