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3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相启革 《活力》2006,(6):194-194
学生从小学跨进艺校大门,意味着学生进入了人生道路的又一个转折点。重视艺术类初一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不仅能使学生顺利通过整个艺术阶段的学习,而且对学生将来的深造都会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的一生也可能由此转折。  相似文献   
2.
学生由小学到中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学校的管理教育手段以及学生的身心都发生变化。在中小学过渡期间,学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学校、老师都要认真研究过渡期学生的诸多不适应,研究教育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时代的变化探索引导教育的新途径、新机制,让老师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让学校用“活动”来搭建起中小学衔接的过渡桥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从小学进入中学,很多孩子都会有些不大适应,家长要学习心理学知识,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因势利导。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学会情绪管理,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学会尊重孩子,倾听与赞赏孩子。  相似文献   
4.
2010年的虎年可是个热闹年、忙叨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中国虎年的大年初一恰巧撞上了洋节——情人节,给中国人来了个中西大碰撞。很早前,不少年轻人就惊讶地发现:“春节(大年初一)竟是2月14号,和西方情人节同一天!”50年一次的难得重合,这一中一西,一传统新潮的节日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地方新闻     
《宁波通讯》2012,(18):8-9
镇海文化城奠基9月19日上午,总投资50亿元,镇海区目前引进的最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国金融数字文化城举行盛大奠基仪式。这是国内首个集"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三大板块于一体的高端文化产业基地。(汤越/摄)海曙残奥冠军入学9月17日早上,在伦敦残奥会上勇夺4块金牌的杨洋以初一新生的身份到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报到,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刘波/摄)  相似文献   
6.
正月初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的三清山寒气袭人,时而大雨哗哗,时而雨夹雪,人们都窝在家里,不愿出行。然而,在三清乡大湾村五保户陈正宣老人的家中却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暖意。  相似文献   
7.
春节旧时俗称新年,正式名称为元旦或元日,即夏历元旦(正月初一)。我国在辛亥革命后开始采用公历纪年,元旦之名被公历1月1日"夺"去,夏历正月初一便改称春节。春节并没有因为政府采用公历纪年而衰落,相反,春节由于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年俗文化而备受国人重视。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初一新生角色转换的引路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踏入神秘而陌生的校园,初一新生面临诸多问题。谁能更快地学会应付这一系列问题,谁就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新环境中学习与生活,顺利度过初中的学习生活,乃至最终脱颖而出。为实现这些目标,一方面需要新生本人自我调适,另一方面,更需要班主任全面细致地落实工作,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引导新生尽快实现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9.
家住地坛附近,逢年过节,必有庙会。门口车水马龙,人群摩肩接踵。驾车进出,是考验车技与胆量的时刻。往年为避开此情形,选择外出过年。但如今全国人民大转移,一票难求,处处人满为患,密不透风。最终决定“宅”在家中过年。从腊月三十开始,鞭炮声声,震耳欲聋;车鸣阵阵,噪乱不堪。空气中的火药味顺着紧闭的门窗缝隙丝丝钻了进来,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生的大多数的活动(学习为主)是在教室中,在班集体中进行的。班级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环境和载体。班级的氛围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班风正、学风好,也就是学生愿学、乐学、好学、自学。这样的风气,无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