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建设》2005,(23):19-20
近年来,企业产权重组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典型的代表有两个:一个是日本,另外一个便是俄罗斯。它们代表了全球企业产权重组的两大不同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日本小泉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国家垄断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在小泉的民营化改革中,列在首位的就是邮政部门的民营化问题。在邮政民营化之后,他还打算对日本养老金制度进行私有化改革,并对日本财政体制进行革新。在日本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同时,全球产权重组的另外一种趋势,即私人公司国有化也在显着加快步伐。其中,俄罗斯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普京把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能源资源部门,力图通过私人能源企业国有化,  相似文献   
2.
2001年4月上台的小泉内阁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长期衰退与萧条的原因就在于经济结构的僵化。为了从根本上挽救日本经济,建立适应21世纪的经济体制,小泉首相提出并全力推进了“不存在任何圣域的结构改革”。当然,改革意味着变化和利益的调整,必将面临重重阻力,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府改革是当代各国政府都面临的永恒话题。在日本历届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随着2001年4月小泉纯一朗登上日本政坛,小泉政府旗帜鲜明的强力推动结构改革。本文对改革的动因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胥敏 《辽宁经济》2002,(3):58-5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本经济结构改革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紧要课题。这一点日本朝野似乎并无异议,问题在于结构改革这一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会使现在的景气衰退雪上加霜,也就是日本媒体中常见的要伴随“阵痛”,这是日本国民由于长达十余年不景气所造成的脆弱的心理状态所难以承受的,如果象小泉内阁所承诺的“断然进行改革”,必然会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紧缩对策与结构改革二者如何有机地协调进行,这是当前日本的一个热点问题。一、关于日本经济的思考日本经济经过1986年11月以后的51个月的景气扩张,随着股市和地价泡…  相似文献   
5.
张小泉剪刀     
在中国,“张小泉剪刀”可谓是大名鼎鼎,这不只是因为锋利耐用,还在于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虽没有帮助一个家族累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也没有在经济或商业方面有着独具特色的创举,但它作为一种现象,一种经久不衰的质量上的保证,其30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品牌内涵。就像经过无数工序和漫长历史才酝酿成的一杯老酒,很值得我们去用心品味。  相似文献   
6.
小泉政权和安倍政府在其任职期间推出了看似截然不同的对外政策。小泉内阁对内力推行自己标榜的堪称“新世纪维新”的改革,对外则采取了更加强硬的外交政策,大胆地突破日本战后一个又一个禁区,其右翼鹰派政治家的本质表露无遗。安倍内阁上台伊始在外交上展现出一些新思潮,对其前任的小泉内阁外交政策作出了一些调整,其外交理念和行动趋向缓和,柔性务实,并且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眼下这个时节,人常会有一种情愫,既彷徨不安,又有一种模糊的冲动,觉得一切都像是新的,禁不住有一种开怀畅谈、纵情畅想的渴望,一种类似于"对于与一个陌生女人进行初次长谈的渴望"(马克斯·弗里施)。这种季节性的情愫每年都会卷土重来,小泉八云坚称这是人类出现以前就有的情感,是超个人的经验,就像,我们经常会处在某种陌生场景(比如国外某条小巷尽头的路边足球场),而忽而觉得我们确凿无疑曾经来过此地——是梦境吗?或者难道是故乡?  相似文献   
8.
小泉政权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小泉剧场”却不会因小泉的离去而冷清,“小泉剧场”正在新上演“安倍剧”,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日本剧”。安倍政权将在多大程度上维持、何种程度上抛弃“小泉政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安倍政权在亚洲外交方面进行怎样的策略安排,也一个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短期看,安倍将奉行一种“暧昧性的战略”,采取避重就轻的过渡性方针。  相似文献   
9.
宝耿 《上海经济》2006,(10):77-77
由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和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小泉政权后中日关系展望”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23~24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中国前驻日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与交流基金会会长徐敦唁、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武寅、日本和平交流21世纪代表本泽二郎等60余名中外专家参加,会议由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教授主持。其中”中日经济关系的展望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引人注目,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扩充军力阻碍区域经贸合作日本小泉政权执政以来,在“日美军事同盟”机制下,不断通过“破宪”,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对日本的各种内外政治、军事和文化限制,否定日本由于战败而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国际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