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安达曼海)和太平洋(南海)的战略交通水道,其地理位置从北纬6度延伸到北纬Ⅰ度,西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南部,海峡北口宽155英里,南口宽40英里,长500英里(约800公里)、面积2.5万平方英里,  相似文献   
2.
北极冰川融化将使跨北极通航成为可能,运输公司可减少40%的航运距离。马六甲海峡也将不再垄断国际通运。国际经济将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3.
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国外段,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能源富集,石油储量约1500亿吨,煤炭储量2万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近7500亿立方英尺,堪称世界"能源聚集地"。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油气管道两条重要管道及西南方向沿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25日,一艘运送军火的乌克兰货轮费那号在索马里海域被一伙海盗劫持:同年11月15日,一艘运送200万桶原油(相当于沙特原油日出口量的1/4)、贷值1亿美元的沙特巨型油轮天狼星号和一艘2万吨级日本货轮在索马里与肯尼亚交界的海域被海盗劫持:11月19日,三艘分别注册于泰国、中国香港和希腊的货船在索马里以北的亚丁湾遭海盗劫持……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统计,2008年1-11月,索马里附近海域发生120起抢劫事件,36艘船只被劫持,268名船员遭绑架,至今,仍有约20多艘船只在海盗手中。过去一年,索马里海盗索得赎金1.5亿美元。军火船、巨型油轮及一天内三艘船被劫——索马里海盗活动空前猖撅,东非之角已经取代马六甲海峡而成为全球最危险的海域。国际贸易航运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赵福帅 《英才》2012,(8):124-125
从4艘轮船发展到力压欧美大公司,官办、商办、官督商办、国营……所有制的性质明显左右着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在131年前的1881年10月,一艘悬挂三角龙旗、名为"美富"的蒸汽轮船停靠在福州港。在装载上96.5万磅茶叶后,"美富"轮启锚向南航行,穿越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前往此次航程的终点站——伦敦。除了茶叶,"美富"还搭载了几名中国绅士,他们此行是要到英国开办分支机构,以便开展两国间的直接贸易。"美富"和这几位绅士都属于一个公司——轮船招商局。  相似文献   
6.
胡静 《中国西部》2014,(22):54-57
<正>公元1405年(明永乐年间),郑和率240多艘舰船组成的天朝船队,浩浩荡荡穿越马六甲海峡,一直向西横扫印度洋抵达亚非两大洲交界海域红海。而后,这庞大船队沿着东非海岸向南直逼好望角,船队所到之处传播和交流了中非文明。自此,中国与非洲有了实际往来。  相似文献   
7.
马六甲告急     
2004年大海啸几乎荡平马六甲海峡的"本土"海盗,成为那场浩劫带来的唯一福音。好景不长,这个空白现在似乎要被他们的索马里同行填补了。国际海事局海盗报告中心主任钟诺尔指出,索马里海盗如果乘更大、设备更精良的船只,将有能力航行到马来西亚水域。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8.
创业在畹町     
《企业与市场》2006,(6):92-95
畹町投资环境分析 畹町是中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和印巴次大陆的最捷径点,处于亚太经济圈的核心位置,由昆明至畹町出境,经腊成至仰光深水港作为陆转海的口岸,可以缩短国内其他省区通过绕马六甲海峡到达东南亚、南亚及北亚的行程3000公里,是中国大陆运距最短的一条通向印度洋的陆水通道,具有极好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9.
小舸 《市场周刊》2004,(14):35-36
通常全球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世界每日对石油的需求就要增加40万桶,甚至会更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由2002年的28%,增长到了2003年的37%;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更是由2002年的22%,增长到了2003年的6.1%预计到2010年全球每年将增加700万桶待运石油,需再增加载运量在4500万吨-6500万吨油轮的运力一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低迷了2年的油轮和油运市场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也给中国的石化产业带来很好的机遇。同时更对整个中国的能源战略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专家学者担心马六甲海峡的安全特别是油气运输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各种避开马六甲海峡的解决方案。但本文认为,海洋运输在国际石油运输中占有主导地位,世界油气海洋运输多数都要通过海峡,因此,油气运输不可能避开海峡,而是要利用海峡。文章在对原油等货物通过马六甲海峡时面临的常规外部风险、常规内部风险以及封锁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认为我国解决"马六甲海峡困局"的关键在于: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努力构建能源共同体;与美国建立良性的竞合关系;必要时利用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的替代通道。文章还指出,中缅管线有利于云南等西南地区的石油供应安全,但不是解决中国石油安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