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2.
何伟  毛昉偲 《西部旅游》2023,(20):32-34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大意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探索出新的路径,助力乡村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旅游+乡村体育赛事”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能够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基于此,文章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超”及“村BA”赛事为背景,围绕“旅游+乡村体育赛事”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蕴 《经济师》2011,(6):230-231
旅游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已成为新兴的行业和时尚潮流。黔东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地质旅游资源,有着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对黔东南地质旅游进行简单的论述,并对黔东南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域,也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贵州省相关文件精神,勇于探索,重点突出,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实践,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问题。文章就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给游客带来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手工艺活动、周边自然风光、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建筑、民族传说与乡村民风和民族服饰及饰品。在实际调查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民族风俗和手工艺活动,分别有72%和70%的游客选择了这两项。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期待程度最高,占比达到51%和53%;对于节庆氛围、宗教文化、远古文化和婚庆习俗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结论]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优势,但当前其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开发,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增加黔东南州旅游与经济活力,提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商业聚焦     
《现代商业》2013,(34):8-9
1儿童服装 儿服装抽检屡现不合格抽一些地区儿童服装质量存在甲醛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问题。近日,贵州省工商局最新一次流通环节儿童服装抽检显示,四成儿童服装质量不过关。本次抽查了来自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五个地区的儿童服装,在随机抽样的70个批次产品中,有28款服装不合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在对黔东南州林业所面临的优势、机遇及劣势和威胁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对下一步林业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传承的方式与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创新.旅游发展对文化传承具有较大影响,不仅影响其传承的动力,也不断创新文化传承模式.论文以黔东南州为例,讨论了黔东南州家庭传承、社区传承、学校传承、市场传承、社会传承等文化传承的传承场、传承媒介、传承特点,以及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虽黔东南州已建构起多种模式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及遗址、地层及地质剖面、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地貌和奇峰异岭、土壤景观和农业生态地质、金矿矿址地质、地质灾害遗迹、人文地质景观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质科普旅游开发意识差,开发度低;开发管理和科普水平低;区位优势差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为有关政府部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