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4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153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27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12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97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徐少春侃侃而谈金蝶的成长,谈自己在金蝶成长历程中的角色转换,让人强烈地感到他是一个充满自信与激情、永不安于现状、头脑机智而又乐于吃苦的人。也许是由于长年累月的劳心劳力吧,徐少春的外表比实际年龄显得要略老,但一开口你就能感觉到他内心张扬的年轻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倡导和实践并已成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奉行的共同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分为三个层次:①企业精神。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包括潜藏在企业员工内心深处及组织体中的某些思想意识、信仰、价值观念等。②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王育琨 《商务周刊》2008,(13):96-96
我们的恐惧太多了。我们恐惧死亡、恐惧黑暗、恐惧失业、恐惧危险、恐惧匮乏、恐惧没人爱、恐惧孤独、恐惧不成功、恐惧孩子不成材,等等。当人有了某种需求,而还没有满足这种需求的手段和技能时,恐惧就产生了。太想成为什么,太想拥有什么,太想保住什么,而现实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和困难,人就不可能排除恐惧。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的心理活动状态,是情绪的一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必要的恐惧和敬畏,使一个人处于被动的  相似文献   
4.
以法官内心确信作为证明标准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且并不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这是由于在程 序法的严格限制下,法官所认定的事实只能达到法律真实,不可能达到客观真实;且客观真实也并非诉讼证明的最 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明基中国宣布要从一个学习型组织转变为一个教导型的组织。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解释说:“我发现让我做事的原动力主要还是来自内心,所以我想把激发自己原动力的方法教给我的同事,然后就不用老是盯着他们。”  相似文献   
6.
张小平  四海 《英才》2006,(11):116-117
对于我而言,重视自我、自我内心的感受重于一切,这也是我创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创新作文是一种情境教学,写作文时给学生创造一种特别的情境,并把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到这种情境中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情感的诱导下,内心充满创作的激情,这种激情,便源于学生作文的积极情感,发挥想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便产生了。”  相似文献   
8.
唐为民 《人力资源》2007,(6S):40-41
“公司的人员流动过快,试用期刚过,能够留下来的人也没有几个了!”“求职信一大堆,在这么多人选中,如何才能为公司找到最适合的人才呢?”“部门主管常常抱怨新进的员工总不能融入团队.如何才能早些预见到?”相信很多HR工作者都曾遭遇过以上问题和烦恼。虽然简历筛选、笔试和面试等传统甄选方法仍普遍被一般企业所使用.但想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内判断一个人是否适用.若没有科学方法辅助。实在有点像是在赌博。  相似文献   
9.
马勤 《广西电业》2003,(10):45-46
大多数刚刚踏入社会的人,对于自己将要从事或者自己喜欢从事的职业往往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会用几年的时间来熟悉自己的岗位,探索内心潜藏的愿望。他们会不断地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喜欢什么?我做的工作是我感兴趣的吗?”这时,他们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稳步提升到小康水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们的生活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反观我们的内心感受,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似乎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愉悦和幸福感。在我们的“心干线”心理关爱热线电话,每天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心理咨询电话,从职场压力、矛盾冲突、心理疾病、情绪困扰到恋爱家庭、亲子教育等,咨询的问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人们被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