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6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卓炯对商品经济、分工理论和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深入研究是与他的实践背景及来自实践的观察和思考紧密相联的,是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出发的,他的理论探索精神和思想方法仍对我们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卓炯虽然离开我们十多年,但是,卓炯经济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卓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仍然处于理论前沿。卓炯的分工理论,不但是古今经济学家着迷的课题,还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卓炯关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优化的市场经济理论,不但是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还是经济学永远绕不开的中心论题。卓炯提出的市场经济模式经受了改革开放实践的考验,继续放出夺目的理论光彩。继承和发展卓炯经济理论是广东经济学家的光荣和骄傲.是义不容辞的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3.
李炳炎 《经济纵横》2008,(5):124-127
2008年1月24日是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先生诞辰100周年。同日,“纪念卓炯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联合主办,由广东经济学会、  相似文献   
4.
杨永华 《南方经济》2008,3(1):10-16
1979年春卓炯率先提出市场导向的改革思路,主张把产品经济体制改革成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把计划价格改革成市场价格,资源配置机制的行政机制改革为市场机制,重塑微观经济基础。这是卓炯对改革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实践证明,卓炯提出的市场导向的改革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难点。这些难点包括适应市场经济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私营个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根据改革实践进行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5.
卓炯先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他不仅最早提出和论证了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而且最早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资本理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指导理论。卓炯从1962年起到1987年6月逝世,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探索。该文用详尽的文献资料回顾了卓炯的这一长期艰辛探索过程,阐明了其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以卓炯为代表的广东一批经济学家,从50年代末开始经过了长达40多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卓炯为代表的岭南经济学派。岭南经济学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重大成果;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卓炯(1908—1987年),男,湖南省慈利县人,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公认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和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8.
卓炯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自1961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直至1987年逝世,26年如一日,不懈追求,探索商品经济的本真。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终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对我国,尤其对广东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思想基础作用。在卓炯的商品经济理论中,剩余价值二重性观点占有突出的地位。剩余价值二重性观点建立在他二重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这种思想方法对我们今天认识、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二重性特征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卓炯按《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为核心,以经济范畴二重性为理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黄灼明 《南方经济》2003,(8):37-37,36
本文高度概括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贡献,明确指出卓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实质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的“特殊”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性范畴和理论,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狭义走向广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