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4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涛 《新商刊》2003,(11):84-85
合肥是一座古城。老地名则是古城之所以为古城的一种记录和见证。这是一种最简洁的记录,这又是一种最引人暇想与追思的见证。老地名以其独特的方式延续着古城的生命,丰富着古城的内含,彰显着它的魅力!但是,随着老地名的渐渐消失,古城的历史凝重感也在一点一滴地流失。这是一种“根”的丧失,是人之脉的流散,是城市品牌的弱化——因而,这也许会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岁末年初,几起关于房地产商标如“吞榭里”、“现代城”的案件在房地产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是建筑物地名与注册商标发生了权利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双方或欲协商解决或已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崇左市为例,通过文献法、典型调查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壮语地名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壮语地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对我区提升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及加强壮语地名文化自信,为社会提供更加准确、便捷、高效的地名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名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深圳市为例,针对深圳地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观念、法规和技术等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琦 《价值工程》2015,(4):193-194
驻马店拥有丰富的地名人文资源,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一直是当地政府思考的重要问题。受地名与商品或服务结合情况的影响,驻马店在进行地名文化品牌的开发与利用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名人文资源的性质,规范地名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代旅游地名是旅游发展加速背景下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是旅游目的地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之一,在市场经济、大众旅游、城市企业主义等时代背景中表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地名的符号资本引发了利益相关者的争夺,从而引出地名资源的旅游开发、管理及其影响,城市更名、地名争夺及其社会响应等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概述近30年来旅游地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其次指出批判范式对旅游地名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具体国情,对批判范式进行相应改进,提出可拓展的研究议题与可借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人来说,五道口只是北京地图上西北方向一个普通的地名。而对金融人来说,这个地名的背后则牵系着种种关于辉煌与希冀、光荣与梦想,令人心向往之的复杂情愫。除了正式场合和招生简章外,五道口比她的正式称呼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来得更响亮。还需对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地名文化受到了威胁。本文以台州温岭市地名文化所蕴含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价值为例,提出地名文化的保护应依托全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特色,通过树立大数据意识、拓展媒体平台和加强政企合作的方式,以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将地名文化融入旅游文化中,打造城市名片,推动温岭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老城厢地区的道路街巷传统地名为例,从地名的产生时间、命名特征及演变、保存及消失状况等基本特征分析入手,借鉴联合国及我国所公布的关于认定地名文化遗产的标准及原则,从历史悠久程度、持续使用时间及文化的独特性三个方面探析该类地名文化遗产的评价体系,以确定保护内容,并据此建立保护框架,为推进关于地名文化遗产的认定以及保护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婷 《科技转让集锦》2012,(16):197-197
赊旗镇是在清中叶,汉水流域南襄隘道上兴起的一个商业重镇。它的兴起并不是当地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缘于山陕商人的长途贸易中转。在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这个商业性浓重的名字,昭示着其曾有的辉煌,民间话语对此也予以了解释。通过考察,我们看到赊旗镇地名的渊源,发现民间话语在地名文化中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