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香港《大公报》7月26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由8月15日起,再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至8.5%,这是继7月5日后,人行采取罕见行动,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第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过,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则仍然不作上调。  相似文献   
2.
[香港《大公报》9月8日]一家韩国专门制作校服的公司8月30日在首尔市举行记者恳谈会表示,该公司与浙江省杭州市私立学校宋城华美学校签订了校服供应合同。宋城华美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每年学费高达1000多万韩元。而这家韩国公司将向该校1000多名新生和在校生供应夏装和冬装,出口额为2亿韩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5,(52):16-16
【香港《大公报》2005年12月20日】跟进广发银行重组进程,可以发现从开始时大热的平安到较早前的花旗,广发重组其实跨越了一个很大的金融监管政策障碍,然而现在广发重组方案被银监会否决,显示曾经有可能的突破再次被封闭.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5,(39):23-24
[香港《大公报》9月7日]今年以来,随着“促进非公经济三十六条”的颁布,民营石油企业在开拓石油资源方面频频发力,引起了国际和国内资本的关注。其中中国石油产业基金和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立,为中国多渠道地开拓石油资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5,(31):28-29
【香港《大公报》7月22日社论】昨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应验了早前温家宝总理的预告:人民币汇率机制若要改动必会突如其来。一般估计这要在人民币炒作热潮冷却后才实现,昨日的行动显然是较预期为早。  相似文献   
6.
【香港《大公报》11月22日】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加之国际商品价格的接连上涨,所有这些,都迫使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预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发出各种信号,表明信贷成本极其低的时代已成历史,较高的利率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7.
【香港《大公报》7月19日】号称2005年将有“破冰之举”的中国邮政改革最近有了新的动向。国家邮政局局长刘安东近来指出将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并成立一个邮政监管机构——邮政管理局。此前,国家邮政局研究院副院长周焕德在上海召开的“邮政体制改革研讨会”上透露,正式出台的新邮政改革方案会强调三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冯飞也表示,对邮政改革的方向——政企分开、监管独立,目前政府、邮政、专家等各方面已经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香港《大公报》8月1日】在全球经济仍未走出危机阴影之时,经济率先复苏的中国正吸引大量国际热钱再度流入。而通过人民币升值赚钱或不再是热钱此次前来逐利的主要方式,国内资产价格的飞涨足以令其赚得盆满钵满。  相似文献   
9.
聂洲 《云南金融》2012,(1Z):50-52
张季鸾是天津《大公报》的总编辑,为大公报撰写新闻评论15年,他的新闻评论针砭时事,洞悉时局,敢言的风格使得《大公报》在当时具有了很高的地位,像英国《泰晤士》报那样逐渐成为国家公器,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张季鸾和他任总编辑的《大公报》能够担当起这样的重任?本文从分析《大公报》的历史沿革入手,从史实方面探究张季鸾新闻思想的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经历史实践检验后的新闻运作规律,寄望于给当代新闻从业人员以启示,明白应以一种怎样的姿态担当新闻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事业和社会公共事业。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改革》2009,(12):1-1
从《中国的西北角》到《西线风云》,从《大公报》记者到人民日报社社长,他的一生始终与“新闻”相伴相随。也许正因如此,他才能读出“新闻”的真髓,并因此成为中国新闻人永远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