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儒家经典,由于其文字古奥,内容丰富,多年来,人们对《尚书》有着种种不同的解读,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尚书》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无论是其文本样式、语言技巧还是思想内涵,都具备语录体散文的特质,而不是一般而言文章,更不是所谓的应用文体。文学史上一些过去曾居主流的观点应该得到修正。同样,它对后世散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重新审视《尚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啊。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还是感谢皇上洪福?"老农"俯而笑",然后将宋祁狠批一顿"何言之鄙也!子未知农事矣!我每日辛勤劳作,今日之获,全是我的汗水换来,为何要感谢老天爷?我按时纳税,官吏也不能强我所难,我为什么要感谢皇上?吾春秋高,阅天下事多矣,没见过像你这么蠢的。"宋祁被老农骂得悻悻然,也不敢生气。官员庄绰在《鸡肋编》中也记录了一件  相似文献   
3.
谷鸿 《秘书》2013,(4):18
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人正直刚毅,忠心耿耿,直言敢谏,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因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而深受  相似文献   
4.
冯欢乐 《魅力中国》2010,(34):36-37
张九成在自己的《尚书》学著作中认为:应该用有贤德的人、有才能的人和有经验的老成人。  相似文献   
5.
孔子申诫     
“酒德”二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酒德的含义是说饮酒要有德行,不能象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是意亦言,  相似文献   
6.
目前,看了一个电视纪实片,名为《尚书巷掘金迷案》,说的是武昌尚书巷1号1934年5月5日夜发生的一起盗窃案。是日午夜,大雨滂沱。珠宝商彭幼南夜归.在尚书巷1号后院墙外摔倒,意外拣起几件珠宝,回到家中,叫来兄长彭石荪商定,连夜行动,挖开尚宅后院的外墙,掘地挖出几麻袋珠宝。住在尚书巷1号的是国民党政要孔庚。  相似文献   
7.
壶口瀑布     
《旅游时代》2015,(3):8-9
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推向国际旅游市场35张王牌景点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1990年版5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便是壶口瀑布。滔滔黄河,到此由300米宽乍缩为50余米,飞流直下,跌入深槽,形成  相似文献   
8.
李岚 《乡镇论坛》2013,(33):1-1
勤俭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种美德,是自古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  相似文献   
9.
马泽如 《潮商》2011,(6):93-94
2006年5月底,学校决定以花旦戏《梅英表花》参加“广东省首届少儿戏曲小梅花选萃活动”,并把排练的任务交给了我。《梅英表花》是根据蒲州梆子《火焰驹》中“卖水”一折移植整理的。讲述兵部尚书李寿遭奸臣诬陷,全家被抄,礼部尚书黄璋毁弃了女儿与李寿之子李彦贵的婚约,黄女桂芬为此烦恼不堪。  相似文献   
10.
袁捷 《魅力中国》2013,(22):129-129
尚书》自古以来就以佶屈聱牙、古奥难懂著称,因此学者多据《史记》与之相关的篇章对读,以期解读上古职官典要、名物制度及先秦两汉之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但是《尚书》与《史记》也有不少相互抵牾的地方,历来就有学者对其辨析和考证。自宋昊械开始怀疑伪古文《尚书》之后,经后世学者不断努力,至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出后,孔传之伪,遂成定论。而司马贞能早识《五帝本纪》与伪孔传之异,并大胆怀疑,可谓慧眼独到。本文是笔者在将《史记.五帝本纪》与《尚书.免典》对读的过程中注重录其与伪古文《尚书》相异的部分而成,现不揣浅陋,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