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36篇
工业经济   132篇
计划管理   275篇
经济学   129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86篇
农业经济   108篇
经济概况   11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射水造墙作为堤基防渗处理的一种新技术,正逐渐被用于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中。由于有关规范尚未颁布,各地都在摸索总结。通过饶河联圩险段处理工程,详细介绍了射水造墙技术的设计、施工和质检。  相似文献   
2.
日前,郑州黄河工程有限公司收到河南省机电设备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发来的郑州市十八里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第五标段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881.6944万元。主要施工内容有: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疏挖、堤防填筑、边坡护砌、桥梁工程、蓄水工程、绿化工程以及建筑物配套等。现该公司拟组建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懂施工、能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小凌河城区段的综合治理这一实例,论述了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设置两条橡胶坝、清淤河道、设置两侧挡土墙、两侧修建排污截流管道、修建带状公园等措施,实现了防洪排涝、清污分流、蓄水压沙、园林绿化、水上娱乐等多项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和美化了城市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4.
生态水利建设新理念生态水利建设是环境保护背景下出现的新理念。过去水利工程建设,出于简单的片面的功利目的,将河道的功能主要定位于行洪、排涝、灌溉、航运等,治理时大多采用硬质护岸结构,岸线强调顺直,弯曲的河段被裁弯取直,城市河道设计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河道的形式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充气式橡胶坝的特点及其作为拦污截流、雨污分流建筑物率先在某市区雨污混流河道污水治理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以及应用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改进,并就其规划及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玲 《财政监督》2005,(11):31-32
武汉,两江交汇,境内江河纵横、湖泊星布。长江境内流程145公里,汉江境内流程62公里,境内还有大小河港350余条,大小湖泊193个。武汉市依水而兴、滨水而荣、伴水而险;武汉人喜的是水,忧的也是水,治理水患成为武汉市的一大要务。  相似文献   
7.
河道的传统治理方法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对原生态的景观造成了影响,而且会降低流域环境内人类可居住的环境。生态水利构建的关键是应因地制宜。在当代的河道治理过程中,生态河堤的构建也就是一种生态水利的运用,应将生态环境及生态特点与河道的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吴惠明 《科技与企业》2014,(14):181-18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各大、中、小城市把整治河道、建设优美水环境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桐乡市百步镇河道机械疏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河道机械疏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15,(6):64-65
浒山街道地处慈溪城区,辖区内共有27条河道,其中纳入“清三河”范围的4条。自“五水共治”以来,着力打好“治水强基”硬仗。截至年底,共整治沿河污染源180多处,清理河道及两岸垃圾10万余吨,拆除沿河违章建筑166处,计2.65万平方米,2014年度街道被评为宁波市“五水共治”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一批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相继竣工、大江大河堤防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南水北调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在建设、灌区改造与人畜饮水等民生水利工程陆续开工,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尚有相当差距。“十二五”开局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力争通过5~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