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平关注民生、关注现实生活,以深切的笔触反映了当前社会中方方面面的腐败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清官形象,既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同时也显示出社会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虽然古代的清官属凤毛麟角,但这些清官为后世所留下的反贪拒贿的妙语却被人们津津乐道。现把搜集到的古代清官妙语拒贿的几则逸趣实录如下,供读者备忘。妙语推拒宝物宋代的吕蒙正为宰相时,朝中有个家里珍藏一面古镜的官吏为了巴结吕蒙正,  相似文献   
3.
谷鸿 《秘书》2013,(4):18
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人正直刚毅,忠心耿耿,直言敢谏,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因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而深受  相似文献   
4.
清官自愧诗     
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为官清廉,关心民疾。他在《寄李儋元锡》中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看到农民辛勤耕耘,生活困苦,他感慨地说:“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间里。”他与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5.
美称与绰号     
从古到今,清正廉洁的为官者一直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而贪污腐败者一直受到老百姓的贬斥。现将古代一些清官的美称和贪官的绰号实录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6.
谈氏秀莺 《商》2012,(24):135-135
越南的民本和清官文化从中国儒教思想继承和发展,并深深影响到当今越南诸多方面,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无所不及,而在政治生活方面的影响则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商忠民 《魅力中国》2013,(17):103-103
为了实现中国梦,以习近平、李克强为中心的新一届中国最高领导层加大了反腐力度。开始了“老虎苍蝇一起打”,使老百姓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为民的实际行动,更看到了中国光明的前途和未来。作为一名戏曲艺术工作者,当看到中共中央的大作为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仅使我联想到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省红极一时的新编历史剧《血溅乌纱》。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万州区最近实施了一项政策,要求重要官员必须通过电视、电台,向170万万州人民公开承诺,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员。于是,有人还发出这样的疑问:“清官”是承诺出来的吗?这样的诘问无可厚非,清官当然不是承诺出来的!但是否意味着“承诺当清官”这样的制度就没有丝毫用处,或者仅仅是一些地方政府的  相似文献   
9.
近此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一些大大小小的贪官纷纷落马,于是有不少人感叹,中国咋这么多贪官!究竟是贪官多还是清官多?究竟是正气旺还是邪气盛?事实是不容置疑的。中国这些年来贪官纷纷落马,并不是这几年贪官在疯狂增多,只能说明中国的反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彪炳青史的清官良吏,他们淡泊自律,体恤百姓,励精图治,公正廉明,得到人民拥戴,深受大众推崇。他们或为表示心迹与志向,或为警示自身及他人,写下的一些诗篇,虽然历经千百年风烟,但却一直为人们传诵和赞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期满还乡时,检点行囊发现箱内有两块天竺山石片,那是他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