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5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剧以全新的形式与高校音乐教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音乐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创新高校音乐教学的方式,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森 《活力》2007,(11):62-62
河南豫剧有“四大流派”之说,按地域划分,可分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和沙河调。从整个调式旋律的共性来看,豫东调和豫西调占主导地位,祥符、沙河为派生,豫东调和豫西调从本质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流派之说源于何时,更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总之,四大流派都没有离开豫剧的四大板式以及共性旋律为载体的声腔面貌,这种分派的说法也不过来自于新中国建国前后。  相似文献   
3.
关美利 《魅力中国》2014,(8):103-103
《穆桂英挂帅》是中国豫剧一代宗师、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是我们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打炮戏、看家戏、保留剧目,是中国豫剧的一部经典之作,是我最下功夫从马老师那里学来的一部流派名剧,是我最喜欢主演的一部作品,是观众最喜欢欣赏的一部好戏。  相似文献   
4.
王玲 《魅力中国》2014,(27):72-72
豫剧艺术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特有的中原音韵而倍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从形成至今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曲调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本文基于传统艺术来探讨其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军芳 《魅力中国》2014,(23):261-261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称之为豫剧,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特色的优秀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6.
张水英 《魅力中国》2009,(16):95-95
1997年上半年接到让我饰演《丑嫂》中扬大丑的任务时,我还是一个刚从戏校毕业两年的学员。在这之前,我虽演过几个角色,但那都是唱不几句的配角。于是我拿着本子,心里却忐忑不安,手心里捏着一把汗。  相似文献   
7.
戏曲表演程式的一招一式不仅具有线条美和节奏美,而且它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也是有生命的。许多艺术界前辈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表演手段,塑造了优美生动的舞台形象,取得了精湛高超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8.
张运玲 《魅力中国》2010,(10):105-106
“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开幕式于2010年1月31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并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当晚7点30分,演出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共有来自全国戏剧院团选送的八个节目,我鹤壁市文化局组织排演的豫剧小戏《调查》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9.
翟艺兵 《魅力中国》2014,(10):85-85
在中国豫剧艺术的发展长河中,豫剧一代宗师唐喜成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唐派艺术,确立了在整个豫剧史上的位置。他曾经创造了一个生行流派与六大旦行流派相抗衡的神话,成为那一时代叱咤豫剧舞台的领军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派艺术在传承上令人堪忧。我认为,一个流派能不能被较好地传承下去,是以它的演出剧目的多少与社会影响为标准的。其次,就是它的声腔感染力与表演征服力能不能被当今的豫剧观众所接受、所熟悉、所传播。  相似文献   
10.
王斌 《魅力中国》2014,(15):91-91
常言说得好,三分演唱,七分伴奏。由此可见,在整个戏曲的演出环节中,戏曲伴奏有多么重要。那么,在戏曲伴奏中打击乐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